“一企一档”建立信用评级
记者从国家食药监总局网站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督促生产企业诚实守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3〕57号)要求,食药监总局组织研究起草了《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推动和规范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建立健全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目前,该征求意见稿已在总局官方网站公布全文,公开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国家食药监总局负责组织建立全国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县级以上食药监管部门要按照“一企一档”的原则,建立本行政区域所有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的食品安全信用档案。信用档案将重点记录监管部门在监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信息、不合格产品信息、违法违规行为及其处理信息、产品召回信息、食品安全事故信息、消费者投诉举报信息、社会组织监督信息、媒体曝光信息等。食药监部门可以根据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质量安全信用档案记录的信息,评定企业信用等级,作为对企业分类监管的依据并进行公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将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企业,增加监督检查和产品监督抽检频次。
据悉,《规定》征求意见截至8月31日,社会各界可以通过信件、电子邮件、传真等多种方式参与意见征求。
监督管理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的信息应当包括:监督检查信息、监督抽检信息、风险监测信息、违法行为查处信息、食品召回信息、食品安全事故信息、部门通报信息。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的社会监督信息应当包括:消费者投诉举报信息、社会组织监督信息、媒体曝光信息和其他需要记录的社会监督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工作需要,互相调阅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并且鼓励采用电子信息化记录管理。“这就像现在银行已经做的个人信用信息全国联网一样,监管效率将大大提高。”一位乳品生产企业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
三年前已开始建诚信体系
近年来“毒奶粉”、“激素奶”等事件出现后引发各界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商务部曾有统计显示,中国企业每年因诚信缺失导致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人民币,其中因产品质量低劣造成各种损失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
这一问题早已引起政府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早在2012年时,工信部发布的《2012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就指出,将重点整治食品行业“潜规则”,制定与完善相关行规行约,制定食品违法企业“黑名单”制度,推动规模以上食品企业逐步建立诚信管理体系,在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率先全部建立诚信管理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表示,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100%建立诚信管理体系“完工”,是今后工信部的一项工作重点。
而在更早的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就已着手组织指导4000家食品企业建立诚信管理体系,并在所有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全面建立诚信管理体系。
消费者望能便捷实时查询
“婴幼儿奶粉企业信用档案的建立,将有效地调动消费者对企业进行监管。”对于正在征求意见的《规定》,中研普华分析师指出。
日前,记者走访了市内的部分超市卖场和母婴用品专卖店了解消费者对征求意见稿的看法,结果发现大部分消费者都还对乳企将建立信用档案一事并不知情。尽管如此,消费者普遍表达了对参与监督的热切期盼。“十分期待这一政策的最终落实”,一位准妈妈告诉记者:“这一规定能够调动消费者对企业的监督,并且消费者提供的信息如果也能够被记录在案的话,就能同时将信息提供给其他消费者参考。”
市民王女士说:“希望这套企业信用档案也能对消费者公开所有信息,而且让消费者方便查询,比如做一个专门的查询平台,消费者购物时用手机上网能实时查询,一目了然。”
真正落实效果仍需时间检验
尽管《规定》的出台将加强对婴幼儿奶粉市场的监管,但有业内人士同时指出,“新规出台虽易,但最终能否落实,还需要时间的检验。”早在2005年,管理部门就提出企业信用档案建设,给所有儿童用品标上“身份证”,启动儿童食品安全信用体系,但结果却未能落到实处;2011年,质检总局提出推进质量失信惩戒机制建设,对超过8万家企业建立了食品安全信用档案,但结果也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更为值得关注的是,信用档案的建立能否做到每名消费者可以实时查询,也是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上述分析师认为,若想信用档案真正发挥作用,管理部门应当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对奶企生产环节的监管上,相关人员清正廉洁,在质检时不接受奶企的贿赂,认真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对于企业自身而言,应加强生产、运输、销售全环节的风险监控,并且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提高自检频率,从源头上保障自身产品安全;此外,对于消费者而言,也应积极发挥监督作用,使得企业的信用档案真正变得有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