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严农残新国标与国际标准接轨

2014年8月20日

  为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食品农药残留标准在不到两年内再度收严。这个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农残新国标——《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4)在今年3月底由农业部与国家卫计委颁布后,已于本月1日正式实施。

  如今新国标实施已近半月,标准的收严给农户、菜贩、市场日常监管带来了哪些变化?农民应如何适应新标准的提高?市民又有何好办法消除农残?

  南方日报记者近日采访本地市场、农户、农业主管部门,了解最严农残新国标的落地情况。省农业厅介绍,中秋将近,农产品生产、消费旺盛,该厅将于近期组织全省蔬菜和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本次监督抽查将全部采用新国标进行判定,对违反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生产经营单位,将依法进行查处。

  对比

  1811项新标达国际水平

  随着公众对食品安全关注,以往农残国标的指标偏少曾多次受到专家以及媒体诟病,每次《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修订均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2012年底颁布、2013年3月实施的上一版《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将涉及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的6项国家标准和10项农业行业标准也将同时废止,这打破了当时食品农药残留标准繁多杂乱的局面,成为当时唯一强制性国家标准。

  “2012版的标准不仅给出农药残留限量统一标准,而且限量由原来的837个增加到2293个”。当时专家称,基本涵盖了我国居民日常消费的主要农产品,增加近两倍之多。

  不过,一年多之后,2014版的新国标又再度取得突破。

  “这标志着我国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国家标准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进一步完善了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的检验和监督执法的标准依据,对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保证”产“出安全食品和”管“出安全食品具有重要意 义。”省农业厅专家如此评价。

  据介绍,自今年8月1日起,我省已通过省级以上计量认证和质检机构考核的农产品质检机构均应按照新国标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进行判定。

  新标准有何变化?省农业厅专家分析,一是食品农产品种类扩大。新标准为284种(类)食品农产品规定了多种农药的残留限量标准,覆盖了蔬菜、水果、谷物、油料和油脂、糖料、饮料类、调味料、坚果、食用菌、哺乳动物肉类、蛋类、禽内脏和肉类等12大类作物或产品。

  二是覆盖了农业生产常用农药品种,“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农作物生产中经常使用的农药品种大约为350个左右,而新标准为387种农药制定了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基本覆盖了常用农药品种,今后覆盖面还会进一步扩大。”

  针对蔬菜、水果、茶叶等鲜食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多发、易发问题,新标准重点规定了鲜食农产品中农药 残留限量,为115个蔬菜种(类)和85个水果种(类)制定了2495项限量标准。新增蔬菜水果限量占总新增限量的67%,其中水果上农药残留限量增加473项,蔬菜(包括食用菌)上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增加431项。

  该专家特别提到,“新标准还有一大亮点是基本与国际标准接轨”,在新发布的标准中,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已制定限量标准的有1999项。其中,1811项国家标准等同于或严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占90.6%。在标准制定过程中,所有限量标准都向世界贸易组织(WTO)各成员进行了通报,接受了各成员的评议。

  市场

  检测方式未变

  无碍新国标执行

  市场里的快速检测可以对超标与否做定性判断,至于超标多少,则需要送实验室才能进行定量判断。

  上周,广州某主流媒体记者走访市内主要的肉菜市场后报道称,新标准遭遇“落地难”,受访市场均依然在用老方法——快速检测仪(剂)进行日常检测,唯有少数由省市政府部门建设的“农业检测中心”方能完成新国标的要求。

  实际情况是否如此?南方日报记者近日到广州市区的东兴市场、东川市场、龙盛市场等5家肉菜市场采访。

  受访档主普遍反映没感觉到执行新标准有明显变化,大部分档主声称并不知道新标准有何不同。东兴市场的蔬菜档主李阿姨说,没听说农残新标准,“平时是批发商直接供货的,检测农药是市场来检。如果检测有问题,我们就找供货商退货。”

  另一位水果档主陈阿姨表示,近期水果有所涨价升价,但不知道是否也与新农残标准施行有关,“也有可能是中秋节前”

  在东川市场,买菜的市民孙大叔对新标准叫好,“更严当然好,严我们就吃得放心嘛!”孙大叔表示,现在他们还是靠看虫洞多不多,判断农药残留,标准严了,即使贵一点点买个放心,也是可以接受,“那些标明无公害蔬菜、有机蔬菜的,不是卖得更贵嘛。”

  在农残检测上,记者在天河区的龙盛市场、正南市场、丰乐市场了解到,每天有检测员在市场抽样检查,不及格的蔬菜会拿走进一步调查。

  南方日报记者随后采访广州市农科所一名检测人员获悉,农贸市场的农残检测属于粗筛,“是快速检测,主要起筛选作用。超标的有可能会交到农科所、地区检测中心做详细的检测,可以检测出残留物的精确量,而市场的快速检测则无法做到”,此外地区检测中心会定时抽查市场上的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量,主要起监管作用。

  而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也向记者回应,市场仍然是用原来的快速检测,新标准提高提供了一种新的判断方法,标准提高不等于这种检测手段就不适应,一些指标在旧标准里就有,只不过是新标准里收严了,快速检测可以检测出来,“部分新标准新增的指标,快速检测原来也是能检测出来的,只不过新标准没出来前,测出来了也不作为判断是否超标。”

  不过,该负责人承认,“市场日常的快速检测没可能每次都测2000多种指标,这是不现实的,只能根据各地区使用农药的特点,各种指标风险的高低,选择性地对一些典型指标进行检测。”此外,市场里的快速检测可以对超标与否做定性判断,至于超标多少,则需要送实验室才能进行定量判断。

  农户

  推广高效低残农药

  未必加大种植成本

  “实施新标准要从农产品种植的源头抓起”,省农业厅相关专家建议,为帮助农民适应农药残留限量新标准的实施,需加强推广低残留农药品种及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控。

  广州某收购商人士告诉记者,新标准实施后,他们向农民收购农产品已经留多了心眼,“更注意去了解农户用的是什么农药,万一检测出来未达标就麻烦了。”从化鳌头镇农户冯先生则告诉记者,农残标准的提高,对于平常不太讲究农药品质的农户有影响,“像我一直使用的都是无残留农药,就没有影响。”

  省农业厅透露,近期将组织各级农业部门举办培训班、现场宣传活动以及创建安全用药示范区等多种形式,对农药安全使用技术进行广泛宣传,同时,不断引进和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及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控新技术,全面提高农药科学使用技术水平。

  那么,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是否会造成农民生产成本上升?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新标准颁布前,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农业部门一直在做,但并不是强制性的要求农民一定需要使用哪种农药,市场上合格的农药产品农民都可以自由选择。“另外,高效农药并不等于成本增加,即使有些高效农药单价较高,但它的效率提高了,使用的量就减少了,实际成本未必会多于低效的农药。”

  该负责人还介绍,接下来,省农业部门还将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规使用农药的行为,“我们将指导种植业生产基地建立和完善农药使用记录档案等管理制度,确保农业生产过程中科学合理使用农药。”

  释疑

  新标收严不代表

  以往农产品隐患大

  “严厉标准的出台只是对农残有一个更高的要求,检测范围扩大,对市场农产品的监控更加仔细。”

  采访中,不少市民获悉新国标大幅收严后提出疑问,“新标准比旧准增加了大量指标,之前是没有这些指标,是否意味着农产品此前的农药污染隐患更大?”

  对此,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新标准比2012版本增加了1357个农药残留限量,这些农药残留限量都是根据我国农药残留田间试验数据、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监测数据、毒理学数据和居民膳食结构情况,开展风险评估基础上进行制修订的,已充分考虑了日常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日常监测的情况,增加农药残留限量指标与农药污染隐患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并非意味着此前的农药污染隐患更大。

  上述观点也得到了广州市农科所检测专家的认同,“严厉标准的出台并不意味着农产品污染隐患更大。只是对农残有一个更高的要求,检测范围扩大,对市场农产品的监控更加仔细。”该专家介绍,高毒性的农药肯定会逐步禁用,目前农民使用农药都需要在农业部门登记,有极大危害的农药市民一般都不会接触到。

  ■支招

  日常生活中巧妙去除农残

  那么,市民日常应该如何去除农药残留呢?省农业厅专家建议,建议市民选择正规的农贸市场或超市购买,保留购买的凭证,并对蔬菜等农产品进行充分的清洗。

  食品安全专家、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狮指出,清水反复冲洗可去除蔬菜中的农药残留,但并非浸泡时间越长越好。此外可用淡盐水洗菜,淡盐水的浓度和平时漱口用的淡盐水浓度相似即可。蔬菜可以在淡盐水中泡3-5分钟,然后用清水漂洗。淡盐水本身就具有杀菌的作用,而且对甲醛的溶解度较大,能够溶解蔬菜中可能存在的甲醛残留和农药残留。

  此外,蔬菜瓜果表皮上的农药残留一般都要高于内部组织,因此,削皮是一种较好的去除残留农药的方法。可用于苹果、梨、猕猴桃、黄瓜、胡萝卜、冬瓜、南瓜、西葫芦、茄子、萝卜等。需要注意的是,勿将去皮蔬菜瓜果混放,以免造成二次污染。

  除了在清洗时去除一部分的农药残留外,还可以选择高温加热,也可以使农药分解。

  “用沸水短时焯蔬菜,也是一个可以有效去除有机磷农药的办法。”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专家介绍,实验证明,一些耐热的蔬菜,如菜花、豆角、芹菜等,洗干净后再用开水烫几分钟,可以使农药残留下降30%,还能有效去除草酸和亚硝酸盐。

  不过,该专家表示,如焯烫时间过长,也存在营养流失的问题。

来源(中国乳品行业网) 作者(佚名)

中国干酪素(www.chinacasei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