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业未来格局由市场竞争而非政府政策决定

2014年9月28日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和食药监局联合制定的《推动婴幼儿配方乳分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方案》,部署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推动企业兼并重组、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质量效益,促进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健康发展。力争到2015年,形成10家左右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的大型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集团,前10家国产品牌企业的行业集中度达到65%;到2018年,争取形成3-5家年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的大型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集团,前10家国产品牌企业的行业集中度超过80%。

  因为兼并重组方案中,国家从支持资金、财税以及审批流程等各个方面予以婴幼儿奶粉品牌帮扶,但是帮扶并不仅限于国产品牌,,外资品牌也可参与其中。也就是说不仅国产品牌可以通过兼并收购扩大规模、补足短板,外资品牌同样也可以,国产品牌并不是此项政策的唯一受益者,因此政策优势也就有所减弱。

  更为重要的是婴幼儿奶粉市场中并非政府推荐的或者扶持的品牌能够得到消费者信赖,消费者用脚投票才是最关键的。产品安全性、品牌知名度、渠道以及价格等都是消费者关注要素,也都是婴幼儿奶粉品牌需要直接竞争的,所以未来只有在上述四个方面有较大作为的企业才能获得消费者认同,才能赢得市场。政府力量所起的直接作用相当有限。

  未来国产品牌与进口品牌的较量之中,产品安全都将是一个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因为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已经经不起任何风吹草动,2013年恒天然事件也已经说明了即便是享有品牌优势的进口奶粉品牌,一经出现食品安全隐患也会被消费者弃之。因此未来只要国产品牌再无产品安全隐患出现,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恢复。

  从企业实力来看,目前国内仅有贝因美、伊利、雅士利、合生元、飞鹤等少数奶粉品牌的营收在20亿元以上,距离2015年十家超过20亿元的奶粉品牌有一定差距。其余的政策预期目标更多的是有圣元、完达山、三元等奶粉品牌来承担,但是完达山、三元等竞争力偏弱的奶粉品牌需要面临其余国产品牌和进口品牌的竞争,承压较大,因此应谨慎对待政策预期目标实现的可能性。

  中投顾问产业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扈志亮指出,近两年国家针对婴幼儿奶粉行业政策密集出台政策,如提升行业门槛等政策相当明智,因为其可以提升整体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权益、利好行业长远发展。但是若具体到行业集中度方面,或者是行业组织不断推出推荐名单等,有干预过度之嫌。未来国家政府应点到为止,否则会造成市场不公竞争。

来源(中国乳品网) 作者(佚名)

中国干酪素(www.chinacasei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