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乳业新战事- 中国乳品市场开始新一轮激烈的国际角逐,液态奶如果失利,则全线失利

2014年10月22日

  2014年10月8日,中国国庆节假期后第一天,世界乳业巨头荷兰皇家菲仕兰公司与中国辉山乳业宣布正式成立合资公司。

  近几年来,国外乳企掀起新一轮入华潮,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伊利、光明等中国乳企也纷纷“走出去”。这对中国消费者意味着什么?

  中国乳品市场世界角逐

  菲仕兰与辉山乳业约定新创立合资品牌奶粉将由辉山乳业提供奶源,菲仕兰将提供生产、销售环节技术和经验。双方宣称将着力打造成“荷兰奶粉中国版”“国产奶粉加强版”,新创立合资品牌定位中端市场。

  国庆节前,伊利也推出了其首款进口牛奶—培兰牛奶。无论是“走出去”的中国乳品企业,还是“闯进来”的外资企业,最终都将产品投放到中国市场。中国乳制品市场迎来新一轮激烈的国际巅峰角逐。

  外资乳企也分为多个阵营。比如,在产业链上游,新西兰的全球奶粉原料商霸主地位正在松动。

  自2015年4月1日起,欧盟牛奶产量配额制将正式取消,欧盟原奶产量将提升,将不可避免地加快进入中国这个“战略性”市场。中国乳制品市场已经成为世界舞台。

  中国乳制品企业的国际化布局意义也逐渐凸显。伊利、光明等通过国际化发展实现资源配置,不仅出海寻找优质低价奶源,同时在世界市场争取贸易话语权。

  明天我们将喝哪国牛奶

  经过中国和澳大利亚双方长期谈判,2014年5月双方就澳鲜奶出口中国快速通关达成一致。这使得澳大利亚的鲜奶可以在七天内运抵中国,比此前超过20天的时间大大缩短。

  澳大利亚的乳制品合作社欢欣鼓舞,争取扩大规模,保证向中国市场供应鲜牛奶。

  早前,2014年3月18日,国内某电商30个集装箱进口牛奶在不到一个小时内被抢购一空。5月29日,又进口了130个集装箱进口牛奶5折促销。个别外资品牌自己的类似促销,也获得比平常高6~7倍的销售额。

  进口液态奶受中国市场的欢迎程度,从2013年超过9成的增长趋势可见一斑。据海关总署统计,2013年液态奶进口19.5万吨,同比增加91.6%。无论是进口量还是进口额的增长率,液态奶都高居乳制品类第一位。也有市场人士分析,未来5年进口液态奶增长将达近百倍。当年帕玛拉特等外资品牌因中国液态奶市场竞争惨烈而退出,如今进口液态奶几乎全线卷土重来。

  这些进口液态奶在战略上紧盯的产品是伊利金典、蒙牛特仑苏。这两款产品,同时也是伊利、蒙牛的利润产品。因此,有市场人士分析,特仑苏、金典一旦失败,意味着国产乳业要重新整合。

  类似的看空论调,2014年6月在资本市场上甚至引起相关乳制品上市公司的一场大跌。

  其实中国企业也在着手从国外引进液态奶产品。一些贴牌品牌在国外根本无处可寻,专门“特供”中国市场。

  谁决定我们将喝什么奶

  进口液态奶的急剧增长,意外地又引起了中国市场上关于巴氏奶、常温奶的新一轮争论。

  主张大力发展巴氏奶的阵营认为,中国大陆市场常温奶占主要份额,让进口液态奶有机可乘。因此,中国乳品企业只有加快转型,发展巴氏鲜奶,才能对抗国外牛奶的来势汹汹,使中国民族乳业健康发展。比如,中国奶协乳制品工业委员会副主任顾佳升就认为,巴氏奶是中国奶业转型发展的一面旗帜,巴氏鲜奶龙头企业将大有作为,成为引领中国奶业走出灭顶之灾阴影的中坚力量。

  他们广泛提及的依据则是,与中国市场上常温奶占液态奶消费主流不同,国际上流行喝巴氏鲜奶,尤其是欧美国家,巴氏鲜奶的消费量占整个乳品消费的九成以上。相对于常温奶,巴氏奶需要高质量的奶源、发达的冷链系统、乳制品多元化的消费市场等。这些都是制约巴氏奶发展的原因,但并不能够避免国外进口产品竞争。随着技术发展,以及中国与相关国家国际贸易关系的加强,进口液态奶也开始出现巴氏奶。

  外资乳制品企业上一轮进入中国市场,始于2003年左右,随后偃旗息鼓,尤其是在液态奶市场惨败;新一轮大举进入始于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先是在婴幼儿奶粉市场大获全胜,现在又在液态奶市场展开攻击。

  在此轮角逐中,中国本土企业如果再次失利,中国乳业或许将不可避免地沦为第二个中国大豆产业。这种论调,已经开始高昂。这将使得中国乳业市场富于戏剧性,竞争从来都不是一局定输赢。

来源(中国乳制品网) 作者(佚名)

中国干酪素(www.chinacasei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