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乳粉:监管武器试验场

2014年10月22日

  食品安全是当今中国最引人注目的民生领域之一,也是公众不满情绪最安全的发泄口,但面对舆论的不断升温和消费信心的崩溃,政府坐不住了。随着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和食药总局的成立,新一届政府急需在食品安全领域打一个"翻身仗",重塑公信力和消费信心。但是"战场"该选在哪里呢?

  婴幼儿乳粉注定成为这个悲情的战场,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是一个里程碑,这一轰动全球的丑闻刺穿了中国消费者脆弱的心理防线,推倒了公众食品安全信心的多米诺骨牌。而香港和其他一些国家、地区的限购令则很可能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政府颜面扫地也意味着婴幼儿乳粉安全问题上升到"政治高度".

  如此说来,各路精英不约而同的将目光锁定在婴幼儿乳粉身上也就顺理成章,因为选择这里作为突破口既符合舆论诉求,也具备政府需要的象征意义,甚至还带有"国货当自强"的民粹色彩,可谓"一石三鸟".另外,婴幼儿乳粉如同监管武器试验场,成为整个食品安全体系"投石问路"里的那块可怜的石头。

  其实政府曾经试图通过相对温和的"舆论引导"来重建公众对国产乳品的信心,但是操之过急,时机、方式方法都有些问题。说"国产奶合格率99%以上",人们追问"剩下的1%呢";说"我孙子也喝国产奶",结果变成"谁喝谁是孙子",任何为国产奶的"辩护"都会招来漫天口水或者幸灾乐祸的嘲笑。最终在舆论和政绩的双重压力之下,政府走上了"加强监管"的不归路。

  在此背景下,今年以来针对婴幼儿乳粉的"新政"频出,其密集程度已经不能用"靴子落地"来形容,简直就是"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各部委出台的为婴幼儿乳粉"量身定做"的政策不下十个,如果算上地方上的"政策落实",那就多如牛毛。对乳品企业的管控也已经覆盖全产业链,具体到用什么工艺、能不能分装贴牌、在哪卖,各种审查、备案的要求一大箩筐,甚至婴幼儿乳粉破天荒的要写进《 食品安全法》。食品业界一片茫然:"他们到底想干啥?"

  有些政策也显得如同儿戏,比如前不久的"奶粉进药店",目前来看已经沦为笑柄,开张一天就因"机器故障"停止运行,根本来不及和市场较劲就已经败下阵来。其实频繁出台的乳品政策恰恰映射出政府在整个食品安全监管上的极度焦虑和矛盾:一方面对行政干预能力信心满满,急于有所突破,做出政绩;另一方面使出浑身解数,市场却不买账甚至产生逆反情绪,多少让政府感到无所适从、恼羞成怒甚至产生自卑感,反过来更驱使它以更严厉的措施保全其威严。

  但是,"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真的能换来"舌尖上的安全"吗?其实公众对"监管不力"的批评并非单纯指责"力度"不够,而是对整体监管效果的不满。而之所以效果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形的大手"挥来舞去,总是和市场规律对着干。所以我认为现阶段不是管的太少,而是管得太宽;标准不是太松,而是太严;问责实为"平民愤",而非赏罚有度。

  前两天我在微博上将上述4个"最"改为:最务实的标准,最科学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合理的问责。为什么要这么改?因为最严的标准、最严的监管意味着可能存在不合理的门槛和过度的监管投入,最严的问责意味着可能出现大量"免责式监管",这些都可能进一步扭曲市场关系。监管是有成本的,所有针对企业的"门槛"也都会转化为成本,有的变成政府财政支出,有的变成终端产品的价格,但最终都是转嫁给纳税人、消费者。

  请你想一想:不合理的、一刀切的高门槛会不会使供求关系恶化,进一步拉大国内和国外市场的价差?会不会人为推高食品价格,让低收入者被迫回归不安全食品?会不会促使更多消费者加入海淘大军?会不会导致守法企业成本上升,,进而诱发更多违法行为?会不会扩大监管者乱作为和权力寻租的空间?

  好的监管不是把企业踩在脚下,也不是把市场玩弄于股掌,而是要树立一个符合价值规律、调和供求矛盾、促进优胜劣汰的游戏规则,让好企业活得更滋润,让坏企业慢慢枯萎、死掉,只有这样才是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共赢局面。这才是"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但目前看来,市场的力量要真正得到尊重和敬畏恐怕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吧。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婴幼儿乳粉行业不会平静,整个食品行业不会平静。事无巨细的"保姆式"监管,只会让政府和企业都疲于奔命,不累趴下不算完。当然,从积极的角度说,中国的婴幼儿乳粉市场恐怕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样本,所有的食品安全监管者、研究者都在注视着这个神奇的试验场,这也算是中国食品安全领域独特的贡献吧。如果折腾婴幼儿乳粉,能为中国食品安全体系趟出一条正确的道路,那也可以高喊一声"洒家值了"!

来源(中国乳品网) 作者(佚名)

中国干酪素(www.chinacasei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