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倒奶”现象看产业升级渴求

2015年2月11日

  近一段时间以来,全国多地出现奶农“卖奶难”、“倒奶”、“杀奶牛”的现象,一时哀声一片,中国乳业俨已遭遇寒冬,“倒奶”成为了舆论焦点。有人献策加大对进口奶粉反倾销调查,有人呼吁“乳业养殖不能全部市场化”,甚至还引起了“阴谋论”和“倒奶”的“主义区别说”。

  就笔者看来,这正是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阵痛期”导致产业调整出现的一个局部现象,应该引起重视但不应夸大其负面影响。“倒奶”现象诱因多元但更多的是内因,凸显出我国乳品产业现有生产经营格局的落后和产销机制不畅,倒逼乳品产业优化升级和生产经营方式变革,就乳品产业的长远发展和国人的健康来看是利大于弊。

  “倒奶”不是普遍现象。从媒体报道综合来看,“倒奶”现象涉及的仅是部分奶农和少量鲜奶,而这些奶农往往是散养户,经营管理不规范、生产成本高、议价能力低、竞争能力弱、生存空间小。对散户奶农“卖奶难”、“倒奶”的窘境和无奈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和同情,但“倒奶”作为一种非典型性过剩的外在表现,是市场经济的常态过程,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必然性、多发性且无关“主义”之争,这是市场之手的自我调节手段,体现出了我国乳品产业的升级渴求。

  洋奶降价并非唯一诱因。商务部表示,前几年进口乳品增幅较大时期国内仍出现奶源紧张和抢奶的现象,近一年进口乳品增幅明显下降却频传“卖奶难”、“杀牛倒奶”的消息,其中除了乳品国内外价差较大原因外,跟国内乳品产业整体水平比较低、消费者对国产乳品信心不足或有很大关系。要扭转这一局面需奶企、奶农直面市场竞争、提高乳品质量,而经济壁垒只会导致国内乳业利益固化、退回到无序时代,于产业发展无益,于奶农无益,于为国人提供高质奶品无益。

  奶农奶企关系失衡。当全球原奶价格暴跌时,我国乳业难以独善其身,加之我国奶农与奶企间关系失衡,奶企掌控生鲜乳的收购权和定价权,当进口乳品降价和自控奶源大幅提高时,对奶企来说,无论是从经济成本还是质量风险上考量,“遗弃”奶农就成为最合适的选择。

  市场化难避逐利性。一边奶农杀牛倒奶,一边国人痛饮进口大包粉还原奶,这正是中国乳业悲哀的真实写照,究其原因,市场的逐利本性是根源。低温鲜奶比常温奶(还原奶)营养丰富但保质期短、成本高,而国内大多消费者对此认知甚少,乳品行业出现的“美国大杏仁”式的误导很可能是奶企的主动选择而并非消费者的选择——低价进口还原奶充斥国内乳业市场就理所当然,最终产生了“劣币驱逐良币”效应,这也是发达国家巴氏奶消费占比90%以上、我国却仅30%左右的重要原因。

  市场不相信眼泪,要想减少“倒奶”现象的发生频次,从根本上维护奶农利益,促进我国乳业健康发展,亟待国内乳业升级变革,有赖于整个社会层面上的共同努力。

  首先,做好顶层设计,制定乳业发展长远战略,科学规划、合理优化乳品产业布局,建立生产监测和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对我国乳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和指引;

  其次,引导和鼓励奶企与奶农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动机制,建立完善鲜乳稳定多元的产销机制,减少中间环节,畅通销奶渠道,促进国内乳业整体上良性有序发展;

  再次,引导和鼓励奶企、奶农研发或引进、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科学的生产方式、现代的质量标准体系及经营管理模式,推动乳业养殖、生产的规模化、现代化,降低乳品生产成本、提高乳品质量安全,重塑国人对国产乳品的信心,,增强奶企竞争力和奶农的抗御风险能力;

  此外,还需加强消费者的认知教育,引导消费者养成巴氏奶的消费习惯,选择更优质健康的乳品消费方式,实现我国乳品的鲜奶源化,才能抵御进口奶冲击,发挥中国乳业的本土优势。

来源(中国乳品网) 作者(佚名)

中国干酪素(www.chinacasei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