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国乳品行业概况及现状分析

2015年3月6日

  2015年元旦刚过,河北部分地区爆发了因企业拒收鲜奶而导致奶农出现杀牛和倒奶的事件。在此之前,青海、山东等地区也发生奶农倒奶、杀牛事件。近两年,国内奶农经历很是坎坷,“过山车”一般让人很是头疼。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奶农们忍痛杀掉了赖以生存的活计?为什么2013年出现了“奶荒”,而现在又出现了“倒奶”情况?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来看,这种情况不是很严重,如果到2015年国内原奶价格继续往下跌,而国内的库存还将一直处于消化期的话,我认为可能会出现一个比较严重的、局部性的倒奶情况。

  通过乳品行业分析及市场研究报告了解到,在中国目前的养殖体系中,散养户已经很少了,基本上都是几十头的小规模养殖户,近日,在青海、山东、河北的部分地区出现了散户以及小规模养殖户倒奶情况,以行业发展情况来看,这个趋势在整个2014年全年其实都比较明显。

  2014年,乳制品的整体销量和增长情况都不太理想,与2013年相比增长幅度保持在3—5%左右,但是,2014年整体进口量却出现了大幅增长,其中,UHT奶进口量达30万吨,婴幼儿配方奶粉的进口量达10万吨左右,大包装奶粉则有100万吨。以此来看,由于进口量过快,国内消费量的增长很大程度上被进口量给“吃掉了”,所以国内乳品的销售量增长情况并不是很好。

  在2014年上半年原奶价格还比较高的时候,国内乳品消费市场已经开始下滑,企业的销售量在逐步减少,这种情况下企业压力很大,但是为了保护奶源以及响应政府号召仍然坚持收奶,收回来之后又不能很快销售出去,所以企业就选择将原奶喷粉入库储存,事实上,在2014年上半年的时候部分企业就已经扛不住了。

  整体来看,2014年全年国内并没有出现严重倒奶现象,只有青海等部分地区出现了一些情况,说明企业还在继续收奶。但是中小乳制品企业,包括一些地方乳企已经扛不住了,因为喷粉入库需要占用资金和库存,小企业容易出现资金周转不灵的情况,迫于无奈收奶积极性就下降了,即便有些区域性奶企还在收奶,但也是力不从心,所以整个收奶量就是减少了。

  这种情况持续到2014年底的时候,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乳企用来收奶的资金大约占用了企业几十亿的资金,因此部分大企业、龙头企业也开始减少收奶量,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在2014年底、2015年初的时候部分地区出现了倒奶现象,有些养殖户也因价格问题开始跟企业谈判了。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后,过去中国奶牛养殖业以散养为主的模式和体系被彻底打破了,直到今天,国内奶牛养殖业一直处于一个不稳定的状态。散户在不断退出,规模化尤其是大规模化养殖开始快速发展,产奶量持续攀高,高投入、高产出的养殖方式以及养殖成本的攀升导致国内原奶平均价格不断高涨。

  但实际上,这些增加的成本却是转型发展带来的成本,是必然时期的必然结果。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小规模养殖户因成本上升出现效益下滑的情况,因此在2011、2012年就曾出现了杀牛倒奶的情况,进一步导致2013年出现了严重的“奶荒”。

  2013年的“奶荒”又造成企业通过奶粉补充库存的情况,国内原奶不够,企业就将注意力放到了国外,那么进口奶粉自然就多了起来。也就是这一年,国内乳品市场与国际市场开始全面接轨,接轨的程度取决于企业使用多少进口奶粉作为产品原料,而事实上2013年的“奶荒”大大推动了接轨进程的加快,促使企业尽可能用国外奶粉生产产品。

  到2014年问题就出现了。由于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出现了过快的接轨,国际市场正好赶上原奶价格大幅下降,供过于求的局面,所以就传导到国内造成国内原奶价格出现下降,国内供过于求的状况也开始凸显。在这过程中,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还在收奶,卖不出去就喷粉入库,最终造成了今天的局面。

  据宇博智业市场研究中心发布的2015年我国乳业市场现状分析显示,2015年国内原奶的价格会进一步下跌,降幅或将达到15-20%,整个市场需求增长速度预计会保持平稳,行业集中度会进步一步提升。

  从进口方面来看,成品形式的进口量将保持快速增长,其中UHT奶的增长量预计同比增幅至少达60%,婴幼儿配方奶粉预计将同比增长至少40%,大包装奶粉的增长量可能会持平,甚至有可能会下降。整体来看,进口的表现形式就是原料型产品进口增长放缓,,甚至下降,而成品型进口快速增长。

  从2015年整个企业的业绩增长情况来看,伊利、蒙牛等大企业将仍然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国内乳制品生产企业的“两极化”现象将会比较严重,就是大型企业将仍然保持较好增长,但是中小企业将面临复杂情况,可能会停产、破产甚至是倒闭。

 

来源(中国乳品网) 作者(佚名)

中国干酪素(www.chinacasei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