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企质量安全与否,是乳品企业陷入网络舆情的风险源
食品安全一直是两会期间的热点话题,而乳品安全更是话题热中之热。近日热议的德媒洋奶粉测评事件,让一些网民将关注视线又转向了国内奶粉。2013年,监管部门向乳业密集出台了十余个政策,如“像药品一样监管婴幼儿奶粉”“全程可追溯”“自建自控奶源”等。目前,中国政府对乳业的法规标准,从奶源到销售市场的整个产业链都已基本制定完毕。此外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删除了“发布食品安全信息应当事先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实情况”的规定,因此,有关产品质量安全的负面消息,很容易让乳品企业遭到网络舆论压力。
未雨绸缪,乳品质量安全有哪些网络舆情风险源?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妨先梳理一下最近一年来相关企业曾卷入的网络舆情危机事件以及其舆情风险传播路径。
病牛事件成舆情风险源
《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报道称,2014年9月,陕西??哪烈涤邢薰?就ü?罕辏?郝蛄讼执?烈灯煜伦庸?尽??执?烈?宝鸡)有限公司淘汰奶牛。其后被验出其中5头牛“结核病”检测结果呈阳性,37头牛“布病”抗体检测呈阳性。而此前已有举报称现代牧业宝鸡公司在对外销售病牛。受该事件影响,特仑苏品牌连续多日高居微博热门搜索榜,遭到消费者及网友的质疑。
乳制品供应链长,从牧场管理与奶源收集、产品研发与生产加工、质检出厂与运输管理,到经销商管理及零售等环节,都可能因为管理疏漏而引致产品安全事件,成为企业舆情风险的直接敞口。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乳企在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上仍旧发生多起负面事件。如2009年的特仑苏OMP事件、2011年蒙牛眉山黄曲霉素M1超标事件、2012年毒酸奶(工业明胶)事件、2013年新西兰婴儿奶粉肉毒杆菌事件……这些事件都让相关企业一度陷入网络舆论漩涡,甚至一度让乳品行业信心遭遇挫伤。
污染事件殃及环保环境
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奶牛养殖企业及生乳供应商,现代牧业2014年下半年身陷“污染门”,先是传出肥东牧场因污染受罚,紧接着通山牧场又因污染事件而导致工厂被当地居民围堵。乳企奶源地污染问题时不时被曝光,更是微博、论坛等网民持续抱怨的话题。对于牧场周边的居民,他们担忧的是环境恶化。对于全国其他地区的民众,他们担忧的还有乳品质量安全。“牧场臭气熏天”“苍蝇蚊虫到处飞”,当媒体如此描述牧场,网民不禁担心这种环境下的奶质。
因为环境恶化给乳品质量安全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比如汽车尾气里含有大量汞,会不会导致牛奶汞超标?北方严重的雾霾天气含有很多有毒物质,会不会对当地的奶牛养殖造成影响?近年来,空气、水源与土壤污染问题的加剧与密集曝光,明显加大了公众对环保问题的关注,也加重了公众对食品质量安全受此影响的焦虑。在这种舆论环境下,牧场所存在的环保问题或隐患经曝光后,可能引起网民对其下游奶制品质量安全的担忧。
测评搅动国产品牌声誉
2015年2月14日,德国杂志KO-TEST中国团队优格网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报告,披露14款洋奶粉的测评情况,称所有的婴儿奶粉中或多或少检测出高含量的氯酸盐。15日9时39分,财经媒体人罗昌平在其个人微博上发布报告称,“14款洋奶粉测评喜忧参半,你家宝宝用哪一种?”。截止到2月17日17时,该条微博已被转发174次,评论68次。与此同时,媒体也开始关注该事件。据德国之声中文网2月16日报道,德国产婴幼儿奶粉多年来一直被中国家长追捧,尤其是美乐宝(milupa)公司的“爱他美”(Aptamil)系列产品。然而,德国质量检测机构的最新结果,给“爱他美”带来了沉重一击。2月17日,参考消息网、网易、搜狐、凤凰网等20家媒体转载相关稿件;当天,凤凰网《德国奶粉氯酸盐超标曾被中国家长高价抢购》的新闻跟帖达到了1698条。
尽管被曝光的是洋奶粉,国产奶粉没有卷入此次检测之中,也没有媒体提出质疑,但是一些网民还是将关注视线转向了国内奶粉。网民认为在产品质量安全上,国内奶粉不如国外奶粉安全可靠。
洋奶粉安危再次搅动了网络舆论关于国内乳品质量安全的担忧。当洋奶粉被曝光存在质量安全问题时,许多网民会选择相信洋奶粉的问题是偶然的、个案的,相关的舆论声音往往是宽容的。当洋奶粉被证实不存在质量安全问题时,国产奶粉品牌很可能就要面临舆论的集体指责。如2012年新西兰奶粉肉毒杆菌事件被证实是乌龙一场,国内网民赞扬外企食品安全风险管控严格的大有人在,他们认为国内企业的管理水平远不能及。可见,洋奶粉安也好,危也罢,在众多网民的刻板印象下,受伤的总会是国产奶粉。
倒奶杀牛乳企安全担忧
2014年下半年,青海、河北、山东等地出现的倒奶杀牛事件。据媒体报道,2014年,蒙牛乳业泰安有限责任公司决定从8月1日起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收购青岛、烟台、威海等地市的鲜牛奶,引起了当地奶农不满。2015年年初,一组“河南新乡鲜牛奶滞销新乡奶农用牛奶浇地”的图片在网上引起热议;1月中旬,飞鹤集团陕西飞鹤关山乳业有限公司将来自千阳奶业合作社8.74吨的牛奶倒进下水道的新闻,让全民围观“倒奶”进一步升级。
据专家分析,国际奶粉价格持续走低,国内乳企转向更多使用进口奶粉作为加工原料,减少了对国内生鲜乳的使用,是造成近期奶源相对过剩的原因之一。但是,网络中充斥着另一种声音,即“国内乳制品市场复原乳充斥”“乳企忙着泡奶粉”“国人在喝进口大包粉还原奶”等,让许多网民将批评矛头指向了国产奶的质量上面,指责乳企没良心。有人总结这种琢磨不透的网民心理称,既然国人偏爱国外奶粉,又为何认为国外奶粉比不上国产鲜奶?
企业为降低成本的趋利行为,让乳企成为千夫所指。在部分媒体以及“意见领袖”的不当解读下,复原乳“行业潜规则”话题被凸显,放大了网民对乳品质量的担忧,而且再一次把中国乳业形象进行了妖魔化。在乳品行业上述四类较受关注的舆情事件中,都可以找到关于乳品质量问题的批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