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价权旁落,洋奶粉频繁涨价
在国产乳业“被迫退让”的同时,国外乳企在中国乳业市场割据战中却获得了更多机会,尤其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可谓中外乳制品企业在中国市场的转折点。
2008年之前,三鹿和伊利两大企业曾占据全国奶粉市场的半壁江山,但2008“三聚氰胺事件”不仅影响了整个国产乳业的声誉,也将市场份额拱手让给国外品牌。2009年起,大约有100多个新洋奶粉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目前,洋奶粉已经占据我国婴幼儿奶粉市场60%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中,以美赞臣、多美滋、惠氏等为主的洋奶粉,在中高端婴幼儿奶粉市场上的占有率达90%以上。
调查机构AC尼尔森发布的一份名为《2012年全年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销售婴幼儿奶粉385.18亿元,其中,美赞臣、多美滋、惠氏及雅培四大洋奶粉品牌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2.3%、11.7%、11%和7.7%,合计占据中国婴幼儿奶粉近半市场,且几乎都是一、二线城市的高端市场。专家指出,洋奶粉在牢牢掌控婴幼儿奶粉一线高端市场的同时,开始布局二、三线城市铺销售网络,国产奶粉的剩余份额也遭到蚕食,国内乳制品企业的生产空间越来越小。对于这种局面,王丁棉直呼,“未来3-5年内很难改变”。
国外乳业巨头的垄断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对于奶粉定价的绝对话语权。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洋奶粉开始进入集中涨价期,包括美赞臣、多美滋、惠氏、雅培、雀巢、明治、美素等品牌在内的洋奶粉,每次提价幅度都在10%左右,频率也从一年一次逐渐变成“半年一涨”,甚至“一季一涨”。在“全民抗通胀”的2011年,洋奶粉在国家发改委“约谈”两个月后仍“顶风”涨价。
洋奶粉敢“顶风”涨价表明在消费者对国产奶粉信心不足的情况下,洋品牌巨头凭借在高端奶粉市场的绝对垄断地位在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有了越来越强的定价权。
新西兰大旱导致奶源供应减少后,洋奶粉对涨价再次蠢蠢欲动。事实上,由于去年新西兰奶源储备充足,今年大旱对奶源正常供应影响不大。在业内人士看来,尽管销售和人工成本有所上涨,但也不足以作为奶粉频繁涨价的理由。
“不排除洋品牌有意扩大减产的影响趁势提价。”王丁棉对记者表示,尤其在5月1日起国内实施更严格的进口乳品新规后,下半年洋奶粉涨价恐势在必行。
根据商务部商务预报系统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21日,全国洋品牌婴幼儿奶粉零售均价为200.71元/公斤,相比之下,国产品牌零售均价仅为153.79元/公斤。
目前洋奶粉毛利高达60%-85%,净利润达18%-30%,而国内奶粉的毛利一般在30%-40%,净利不足10%。国内奶粉净利润低很大原因是原料成本高。据西南证券(600369,股吧)食品饮料行业分析师李辉介绍,中国现在已成为全球原料奶价格最高的国家。新西兰进口奶粉的价格最低价为每吨2.2 万元,目前趋于2.3万-2.4万元左右,国产原料奶收购价目前为3.5 元/公斤(光明收购价为4.27 元/公斤),远超进口奶粉。
在成本压力下,中国进口奶粉呈逐年递增之势。中国国际乳制品交易会公布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奶粉进口14万吨,2009年进口31吨,2010年进口48 万吨,2011 年超过65万吨,市场占有率高达60%以上。2012年,原料奶粉的进口接近60万吨,同比增长幅度超过30%。
对策:突围之战从“净化”奶源打响
先奶源、后市场。这是中国奶业人士应该牢记的惨痛教训。而自建牧场可能是中国乳企的唯一出路。目前国内企业自有奶源比例为30%左右,“十二五”的目标是超过50%。
面对消费者的不信任、原料奶成本高、国外乳制品企业的步步紧逼,国产乳业要振兴、要自救就要明白问题的根源所在。“三聚氰胺事件”后,下游发展速度过快、上游供给不足的问题,被视为制约中国乳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此后,奶源建设被提上日程。
“先奶源、后市场。这是我们中国奶业人士应该牢记的惨痛教训。”中国奶业协会一位负责人说,乳品企业只有自己运营牧场,从源头到车间全都掌控在自己手中,产品质量才有绝对保障。
“在经历过乳业危机后,自建牧场可能是中国乳企的唯一出路。”蒙牛元老、前蒙牛集团总裁杨文俊也曾表示,奶源的保障在整个乳品业及以奶粉为原料的乳制品产业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再好再规范的企业如果没有奶源的保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也会受到限制。
国家也意识到可控的奶源对于牛奶安全的重要性,在三聚氰胺事件后,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随之出台《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明确乳制品工业必须要有可控的奶源基地,改(扩)建项目可控奶源生产鲜乳数量不低于原有加工能力的75%。
从今年3月份开始,农业部畜牧业司、中国奶业协会组织调研组先后赴黑龙江、辽宁、安徽、上海、新疆等地调研各地奶源基地建设情况。
中国奶业协会秘书长谷继承表示,今年奶业协会将以加快推进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为抓手,加快奶源基地建设,积极协调国家发改委争取扩大资金,使扶持资金从目前的5亿元增加到10亿元,使国家对奶牛场(小区)的支持比例从10%提高到20%;鼓励乳品企业和奶农合作社加强奶源基地建设,在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中给予倾斜。
不过,一位奶企负责人对记者说,由于基地建设投入大、周期长、饲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企业自建奶源基地积极性并不高。“以前,建一个1000头规模的牧场只需1000万元。现在随着奶业标准的提高,建牧场门槛进一步提高,投资动辄上亿元”。
除高额资金投入外,大型牧场以及超大型牧场的建设对奶牛品种的要求也比较高,目前国内大型牧场奶牛大多为从国外进口品种,年均产奶量为9吨/头,最高可达13吨/头。此外,牧场高端的管理及研发人才也极为稀缺。正是因为门槛如此之高,即便是乳业巨头,对自建大型牧场的投入也比较慎重,目前大多倾向于以合约牧场模式为主,即合资建牧场,以部分资金投入牧场,但垄断奶场的奶源。
李辉指出,目前国内企业自有奶源比例为30%左右,“十二五”的目标是超过50%。由于上游奶源全球性从紧,伴随着乳制品不断递增的庞大需求,对奶源的掌控成为企业竞争的基点。基于可控奶源的重要性,有竞争力的国内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早已开始布局国内自有奶源。
2012 年,伊利继续强化奶源建设与管理,全年投入12 亿元用于奶源基地的建设与升级。从2007年至2011年,伊利在奶源建设方面的投入已达74亿元;蒙牛乳业已在奶源建设方面累计投入超过40亿元,参股、合建了14 座万头以上超大型现代牧场,还将继续参与建设20座到30座超大型牧场,将新增投资30亿-35亿元建立规模化集约化牧场,三年内实现100%原奶由规模牧场提供;光明乳业在武汉投资1.3亿元建设“生态示范牧场”,可饲养奶牛3000头,年产鲜乳1.3万吨。光明乳业的股东上海牛奶集团也在苏北布局了4万头规模的海丰牧场,目前存栏牛突破1万头。
值得注意的是,洋奶粉对中国市场动向极为敏感,除了下游市场垄断之外,洋奶粉也开始直接将手伸向奶粉原料加工环节,以便控制上游奶源。近几年国外乳业巨头纷纷在华建立奶源基地,2011年,恒天然在河北开建第3个5000头大型牧场,年产量将达2800万升,用于中高档乳品生产所需;2012年雀巢斥资25亿元在黑龙江双城建大型牧场。
海外建厂抢占国外奶源
国内消费者选择洋奶粉,不仅看重品牌,更为看重奶源产地。于是,包括圣元、伊利等在内的乳制品企业,纷纷到国外建厂,抢占国外奶源。
一位业内专家和记者交流时表示,国内消费者选择洋奶粉,不仅看重品牌,更为看重奶源产地。这也是国内乳制品企业到国外建厂抢占国外奶源的原因。“披着国外奶源的外衣,更能获得国内消费者信任,更好卖”。
2012年9月,圣元营养食品有限公司投资9000万欧元(约合7亿元人民币)在法国布列塔尼半岛建设一座全新现代化婴儿奶粉工厂。此举被业界视为国内乳品企业首次到国外直接建厂抢占优质奶源。
去年底,伊利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在新西兰新建年产4.7万吨婴儿配方奶粉项目,项目投资金额为2.14亿新西兰元(约11亿元人民币)。据公告介绍,伊利集团通过下属境外全资子公司伊利国际发展有限公司及中国香港金港商贸控股有限公司购买新西兰大洋洲乳业有限公司100%股权,并通过目标公司在新西兰新建年产4.7万吨婴儿配方奶粉项目。
今年年初,广东乳业品牌雅士利也宣布斥资11亿元在新西兰投建新工厂,预计在2014年下半年落成投产,年产能约为5.2万吨,主要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成品及半成品。
记者粗略统计,上述三家企业的海外项目建成后将共计贡献近20万吨奶粉产能,约等于去年前三季度我国奶粉总进口量的四成。
有专家评价国产乳业上述举动时说,洋奶粉生产成本低但是销售价格高,这让国内品牌处于双重价格压力中,而国内企业在国外建厂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国内消费者对国外奶源的信任,重塑市场形象,获得更好的销售业绩。
国内乳企称下半年会出现涨价潮
“恒天然奶粉价格上涨很可能成为国内企业奶粉下一轮涨价的借口。”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宋亮指出,中国是新西兰乳制品最大的进口国。“目前中国市场上进口的新西兰大包奶(包括脱脂奶粉、全脂奶粉)占了中国总进口量的80%。”
据宋亮分析,今年国际市场的原料奶上涨是定局,原因一是前两年欧盟、美国因牛奶供应过剩,去年美国、欧盟等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如美国大面积杀牛,今年这两地区的原奶供应会明显减少,而新西兰今年又适逢大旱,国际奶源供应紧张,必然会使奶源价格上涨。二是国际乳制品消费需求增长非常快,尤其是亚洲地区对乳制品需求大,这进一步推动国际奶源供不应求,价格上调。据其预计,接下来的几个月,国际奶源价格将持续上涨。
“短期来看,新西兰大旱导致新西兰奶源价格上涨,对采用新西兰奶粉的国内奶粉企业来说,还有3-5个月的消化能力,但若恒天然奶粉价格持续大幅度提涨,比如涨幅达30%-50%,我相信没有哪家企业能持续承受。”昨天,广东一家洋奶粉企业有关人士指出,按照往年经验,一般国内奶粉调涨有两个时间点,一是在3-4月份,另一个时间点是6-7月份,“我估计下半年会出现品牌奶粉集中调涨。”
上述人士分析,下半年出现奶粉品牌调涨,原因有三,“一是新西兰大旱,奶源供应紧张导致奶源价格上涨,进而传导到终端;二是通胀因素;三是经营成本在增加,包括人工成本、推广费用、运输成本增加等。综合而言,今年奶粉行业会有一波或二波调价潮。”
逆势成长,奶企是否有勇气涨价?
有业内人士认为,尽管国际奶源价格会持续上涨,但国内终端奶粉价格波动不会太大。据其分析,目前国内奶粉竞争激烈,新品牌不断加入市场,估计今年会有10-20个新品牌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在竞争激烈情况下,品牌奶粉大面积涨价的可能性会小。其次,越来越多品牌奶粉通过其它渠道进入市场,比如通过电商进入网购市场,降低成本,“本来婴儿奶粉盈利率高,原料占其总成本比例小,故原料奶涨价影响很小。若渠道成本降低可抵消原料奶成本涨价的压力。”
宋亮称,他预计今年会有个别品牌可能会调涨,但调涨幅度不大。据商务部发布的奶粉监测数据显示,国外品牌婴儿奶粉2013年3月1日,零售价为202.21元/公斤,2012年3年2日零售价为191.84元/公斤,平均涨幅为5%。国产品牌婴幼儿奶粉,2013年3月1日零售价为154.91元/公斤,2012年3月2日,零售价为143.94,平均涨幅为8%。记者昨天走访广州市场发现,目前国内各大品牌婴幼儿奶粉的价格仍稳定,暂未进行调涨。不过,有品牌乳企表示,今年国内乳制品提涨可能性很大,除了奶源供应减少外,通胀、经营成本增加等因素也将导致产品提涨。
乳品安全急需注入正能量
近日,一则“2月30号,我们在休假,蒙牛却在为我们生产良心奶”的消息在微博上流传,博主还配发了相关图片。乳业巨头蒙牛方面很快澄清,“该图为去年3月首发,当时蒙牛已报警并核实,照片内容为‘假冒蒙牛产品造谣信息’,当事人已道歉并承担法律后果。我们重申:蒙牛酸奶产品编码为13位和14位,无8位生产日期情况。”微博运营方也表示网传信息为“不实消息”。
为何一年前已经被证伪的消息再次沉渣泛起?事件当事人是关心中国食品安全还是把水搅浑、愚弄视听?此一事件值得反思。
德不能仅仅约束企业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乎每个人的健康,但凡涉及食品安全的事件,网友一般宁信其有不信其无。这种心态容易形成对食品安全的有力监督,也给相关谣言的传播大开方便之门。造谣帖能被刷成10万,而辟谣信息仅有几千转发,正是这种心态的具体反映。常言道”谣言止于智者”,但在消费者面对只有1%不合格产品的时候却担心落在自己头上的高敏感的社会形态里,在食品安全意识与日俱增,企业道德水准还需要再交学费的时候,已经没了智者,谁都不想麻痹和疏忽。
从田园到餐桌,食品安全保障是一个长长的链条,涉及诸多环节。毫无疑问,生产企业是食品安全 第一责任人,需要从源头上把好食品安全关口。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监管亦责无旁贷,不仅需要及时查处生产不合格产品的企业,也要对生产和贩卖假冒伪劣产品的企业予以严惩,防止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国家质检总局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获得生产许可的食品企业总计达14万家,然而没有生产许可的各类食品小作坊,总量却超过20万家。中国食品安全面临较为复杂的形势,一方面品牌企业要以高质量的产品树立良好形象,制定较高标准,另一方面需要对各类小作坊加强监管,否则“盲区”就会变成事故多发区。以假乱真的假冒产品横行于市,不仅会对品牌企业形成不容忽视的杀伤力,也会直接损害消费者权益。
三鹿奶粉事件曾令中国乳品行业几近崩溃。几年来,中国乳品业为重塑消费者信心做了大量努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假乱真的假冒产品很容易伤及无辜,“妖魔化”中国乳品企业更无益于食品安全。13亿中国人的餐饮大计,终归需要中国企业来解决;中国食品企业的发展,首先需要取得国人的信赖。
消费者理性监督和依法维权对食品安全无疑具有促进作用。如果认为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消费者完全可以向监管部门和生产厂商反馈情况,提供线索,查清真相,有效维护自身权利。
同时,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需要防止权利的滥用,不能让造谣传谣成为毫无代价的“消遣”,更不能让造谣传谣、抹黑他人变成有利可图的行当。我们在质疑生产者的道德水准的时候,是不是也该扪心自问,我们盲目的认可、断言和传播转发某个消息、网帖和媒体报道的时候,是不是尽到了自身的责任,有没有去核实或者到超市上去看看,如果仅仅是恶搞,那这么恶劣的行为和幽默是丝毫不沾边的。
脆弱的信任期待正能量
香港特区自本月起对离境人员实施奶粉“限带令”。面对家中嗷嗷待哺的婴幼儿,不少内地父母顿觉余粮不足。“奶粉危机”再度袭来,闾巷之间、网络之中也是热议不断。汇集民意的两会自然不会绕开这个话题。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吕新华针对奶粉问题表示,内地奶粉99%是符合质量标准的,但群众信心不足。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周伯华谈及这个现象,已是眼中含泪。
其实,在香港特区实施限制措施之前,荷兰、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早已感受到了来自中国内地的抢购压力。这股波及大半个地球的“寻奶”热潮,对于综合国力已经显著提高的中国来说,当然不是什么有面子的事情。要把消费者伸向世界各地的手拉回来,关键还是先提振他们对国产奶的信心。
姑且不论来自质检总局的“99%”有无水分,至少专家认为内地奶粉在工序和配方上与进口奶粉相差无几,一些洋品牌也在内地设有工厂。由此可见,消费者“崇洋”,并不是对内地奶企的实力和技术不放心,而是对生产者和监管者的“良心”不放心。多年来,内地生产企业和监管部门在热点问题上的“鸵鸟态度”确实强化了消费者对内地奶粉的不良印象。
如果说阜阳的“大头娃娃”事件只是动摇了消费者的信心,那么石家庄的三聚氰胺事件几乎给国产奶粉带来毁灭性打击。经历过这些波折,内地奶企本应该痛改前非,以可靠的质量重塑消费者信心,让人失望的是,内地奶企这些年仍然是丑闻不断,或许这些都可以归入微不足道的“1%”,但有多少消费者愿意拿自家人的健康赌一把?中国内地的市场足够大,更多的消费者还没有能力在海外寻找放心奶,很多内地奶企愿意得过且过,也许就是看准了这一点。在一些生产企业不足以信任时,监管部门在奶粉质量问题上的拖和捂,无疑加剧了消费者的信任崩塌。虽然三聚氰胺事件的众多受害者迟迟得不到应有的赔偿,当初受到处分的那些官员却是竞相复出或升职,奶业的监管模式也未见根本改进。既要消费者相信,就应该拿出一些能够取信于人的行动,否则岂不是诱人“迷信”?
政府仍需努力
在消费者都知道“睁眼看世界”时,监管部门不妨也看看其他国家如何处理食品质量问题,学一学现成的世界先进经验。近日,欧洲各国对“马肉风波”的处理手段堪称范例,这些国家对这个事件的重视,以及对涉案企业的打击力度,甚至让中国内地消费者都感到些许惊诧。此后,德国又发生了以普通鸡蛋冒充有机鸡蛋的事件,被认为是德国农业史上的最大丑闻,德国相关官员的感受是“令人发指”。如果我们的监管部门也能对企业的不法行为多一些苛刻,对自己的失察多一些不宽容,何愁唤不回消费者信心!
中国乳业发展环境太复杂了,利益格局也涉及很广,在行业管理上就一直存在奶业与乳业两个涉奶行业协会,前者代表奶农,后者代表乳品加工企业。也就是说,两家是乳业的两端,即农业、工业两家。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中国的农业产业化搞了几十年,现在看都不太成功。奶业发展也证明,农业产业化失败了,因为工农利益没法协调。奶农只有放弃,因为不挣钱,倒奶杀牛一直伴随着产业发展。所以,加工企业又提出搞“全产业链”,说白了就是“自娱自乐”。而“全产业链”面临的最大障碍是投入障碍,这使原料供给的速度远远跟不上企业的市场开发速度。因此,大多数企业目前是两条腿走路,即自建牧场,又面向奶农。实践表明,自建牧场的投入非常大,制约了企业的发展速度,面向奶农同样困难。企业的收奶价格已经很高了,但是奶农还是没有积极性。于是,企业转向原料奶粉进口,进而打压了鲜奶收购价格,产业形成恶性循环。
我们不期待猛药和重锤,只是希望政府、企业和个人都有所行动,都有一份民族的自尊心和责任感,多为中国的食品安全和乳品行业注入正面的能量,因为我们已经确实伤不起了!
行业诸多矛盾的产生急需政府层面高瞻远瞩,从国计民生的大处着手,理顺主次,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产业结构方面出现的链条矛盾,从而为行业的发展解决根本问题,使得乳业真正的涅??重生,踏上真正的健康发展之路,我们已经没有底气和必要再提高速发展了,安全就好,稳健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