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从国际原奶市场上传来消息,原奶价格开始趋于稳定。在2月3日举行的全球乳制品第133次拍卖中,包括全脂奶粉在内的各类乳制品价格指数全线飘红。
据了解,每两周举行一次的全球乳制品拍卖,进入今年以来,成交价格连续上涨。在最新一次拍卖的所有产品中,作为乳制品最重要原料的全脂奶粉的价格指数上涨了19.2%,竞得均价2874美元/吨,成交价格较上次上涨了19.64%。除全脂奶粉外,其他乳制品交易价格也同样呈现上扬。
目前,国内奶业市场供应远远大于需求。如今,国际市场上原料奶粉价格出现止跌反弹,是否会加剧国内奶业市场供需矛盾?2015年的奶价会走高还是走低?这是业界普遍关心的问题。
国内奶价为何高于国外
有一个现象需要注意,2011年至2012年,国际奶粉及原奶价格大幅下降,但是国内原奶价格仍小幅上涨;在经历了2013年的“奶荒”之后,国内原奶供求关系受国际市场的影响日益加深。
乳业专家宋亮认为:“2011年至2012年,国内原奶价格与国际原奶价格处于间接联动。在经历了2013年的‘奶荒’之后,国内市场与国际接轨加快,价格与国际已经属于直接联动。”
在去年一年时间里,整个国际市场的奶粉价格快速下跌,迫使国内乳品企业将需求转向海外。而在国际奶粉价格不断下跌的同时,国内市场的原奶价格明显高于国外。
中国奶业协会理事王丁棉介绍说:“在原奶价格比国际价格高的情况下,国内奶粉生产利润发生了变化,很多企业由正转负。许多中小奶粉企业减产、停产,造成了奶源相对过剩。”王丁棉告诉记者,在这种背景下,许多大企业积压了大批奶粉,在市场销售不能实现同步的情况下,占用了数十亿的资金。
大企业收奶的积极性被破坏,国产乳品的消费增长开始放缓,而另一方面,网络代购以及进口奶粉的价格居高不下。中国的牛奶市场畸形化严重。
不过,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国内原奶价格的起伏不定是阶段性的,这是中国养殖业现代化转型必然经历的过程。
宋亮在采访中告诉记者:“饲料、人工成本等因素是导致原奶价格高于国际市场的原因。”宋亮认为,现在中小牧场多采用家庭牧场与专业合作社的方式,这种产业组织模式发展滞后,从而导致奶源供应不稳定,也影响了奶农养殖的积极性。
王丁棉也指出,由于国内奶牛所需要的饲料靠进口,无形中也加大了原奶价格成本。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简爱华则认为:“国内规模化养殖程度不高,部分中小养殖户缺乏市场应对风险,也加大了牛奶价格的波动性。”
此外,国内外乳制品原料价格差距始终存在,国内乳制品企业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在进口与国产原料两方面徘徊,任何一方的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引起天平的失衡。
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北奶南调”
“即使在‘奶剩’最严重的时候,广东仍然缺奶。”王丁棉在采访中说,目前,我国南方地区的产奶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5%。
“南方人也爱喝奶,但是南方需要的牛奶常常要从北方调入。”据王丁棉介绍,我国的奶业发展长期处于“北奶南调”的困局中。
在农业部的相关发展规划中,南方在发展奶水牛上有优势,但是由于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南方奶业的发展进展缓慢。那么,是什么原因制约了南方牛奶业的发展,“北奶南调”的困局又何时能解决呢?
王丁棉表示,现在中国的奶业发展格局与奶业消费不成比例,“北方的产奶量占全国的八成以上。但是,北方市场的消费能力并没有占全国消费水平的八成以上。北方的草地承载量过大,已经无法满足奶业的进一步需求。南方的奶业发展没有政策的扶持,没有政策的引导,很多中小牛奶企业生存艰难。”他认为,奶业生产格局出现了“北强南弱”的态势,制约了我国奶业的发展。
“南方的饮用奶来自北方,一方面浪费了调运的资源,另一方面由于鲜奶属于容易变质的产品,在建立奶源基地上需要大笔投入。”王丁棉认为,只有合理布局奶业,才能科学地缓解南北不均的问题。
据悉,农业部制订的到2020年的奶业发展规划中,把奶业战略布局分为五大区,其中南方奶业的重点是发展奶水牛业,这有利于我国奶业的布局更科学、更合理。
根据中国商报记者的调查,近期,来自云南的水牛奶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目光,从云南空运过来的罐装水牛奶受到了喜欢有机食品人士的追捧。
据云南奶业协会会长毛华明的介绍,2014年云南鲜奶的收购价格普遍维持在3-3.8元/公斤,云南奶农在2014年没有遭受严重亏损。
分析了云南水牛奶这个小众品牌后,简爱华认为:“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中小奶牛养殖户的困境。中小奶牛养殖户基于资金、土地等条件规模有限、机械化水平也不高,因此在牛奶品质及储藏方面不具有优势,而这正是乳制品企业的挑剔之处。若整个市场供应不足,那么其将成为乳制品企业的争夺对象;若整个市场供应充足,其又将成为被抛弃对象。地方政府应该通过资金和产业政策扶持中小奶牛养殖户,使其做大做强。”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奶水牛数量约为2200多万头,广西、云南、贵州、四川4省区的奶水牛占全国总量的50%。如果能好好布局,也许奶源不平衡的问题就能得到有效解决。
2015,奶价何去何从
目前,国内的牛奶市场仍然处于去库存的状态。中国商报记者走访了北京一些大型超市发现,随着年关的临近,各种牛奶产品促销此起彼伏,不仅国内的乳品在大力促销,来自国外的品牌也纷纷加入到促销行列,很多乳制品的价格都有所下降。
不仅乳制品价格趋于下降,根据市场数据显示,国内的原奶价格仍继续走低。农业部监测到内蒙古、河北等10个牛奶主产省(区)1月第一周的生鲜乳价格是平均3.67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2.1%,同比下降12.4%。
而在国际市场,欧盟使用了30年的牛奶产量配额限制将取消,这对中国奶业而言并不是一个好消息,说明国际竞争的压力将要加大。数据显示,目前中国进口的脱水全脂奶粉约占全球贸易量的三分之二,进口鲜奶则超过全球出货量的三分之一。面对大量新增奶源的冲击,国内奶价的形势或将不容乐观。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简爱华认为:“2015年液态奶的发展情况会呈现出两个特点:其一,进口牛奶借助电商和超市疯狂涌入,以低价和数量对国产牛奶造成一定冲击,当然这种冲击要比2014年更加明显;其二,国产牛奶品牌会在推出新品和高端化策略上继续有所作为,国产品牌借助原料价格下滑降低产品价格应对进口牛奶冲击的可能性存在。”
宋亮也认为,在目前的严峻形势下,政府各部门应该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保护国内奶源,缓解养殖、加工之间矛盾,抑制进口过快增长对国内市场造成的冲击。宋亮建议,要提升国内乳品各项生产指标,引导企业尽量使用原奶作为生产原料。比如附加值较高的酸奶类制品、高端常温功能性产品等。在乳品低温化发展方面,鼓励、引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在配套冷链建设上给予政策支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
另外,应该通过技术标准提升进口乳品准入门槛,保障优质乳品进入中国市场。还有,“要建立进口乳品黑名单制,对多次出现安全问题的企业,取消生产企业和品牌认证资质;对有低价倾销和操控市场嫌疑的要采取相应法律手段。”宋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