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小”奶业闯出大市场

2015年6月24日

  近十几年来,福建省坚持优先发展巴氏奶战略。福建省奶业协会秘书长吴大新说,多年的坚持换来市场的初步认可,自2008年“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后,福建的巴氏奶连续六年保持30%以上的增速,目前订奶户超百万户,具有福建特色的巴氏奶之路初步显现。

  一个选择——奶业小、奶源优,做巴氏奶更有优势

  “对福建奶业而言,选择优先发展巴氏奶,有主观因素,有客观因素,特别是客观因素逼迫着福建奶业只能选择巴氏奶。”吴大新分析说。福建奶牛只有5万多头,牛奶产量16.5万吨,乳制品销售额约80亿元,奶业总量太小。同时,奶业龙头企业与蒙牛、伊利等乳业巨头相比,不论在奶牛基地规模,还是资金实力上,都不具备优势,如果拼抢常温奶市场,必然处于劣势。

  “福建奶业的总量不大,但有着自己的特点。”福建省政协副主席陈荣凯介绍福建奶业的特点在于:一是规模化率高,奶牛养殖规模化率达到77.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单产水平高,全省规模奶牛场平均单产年超过6.5吨,南平市更高一些,达到7.17吨,超过全国平均水平35.3%。三是品质优,南平市的生鲜奶年平均乳蛋白率每百克达到3.1克以上,高于国家标准。

  “在这些客观因素作用下,福建乳企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奶业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必然要选择巴氏奶。”吴大新说,早在2008年,福建省政府就将“积极引导和培养鲜奶消费习惯”写入了该省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中。自2008年开始,福建省奶协等连续举办巴氏鲜奶论坛等,使之成为宣传和推广巴氏奶的重要平台。

  此外,多年来福建长富、大乘、澳牛、闽牛等奶业龙头企业都是坚定的“巴氏派”,这在主观上为福建巴氏奶的兴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两条经验——建好奶源、完善冷链,才能“走得稳”“巴氏鲜奶必将引领中国奶业的新未来。”占据着省内巴氏奶90%市场份额的长富乳业公司是福建最大的奶业企业,董事长蔡永康对巴氏奶的未来充满信心。他说:“长富的经验,也是福建的经验,就两条,一抓奶源,二抓冷链。”

  “得奶源者得天下,牛奶是从奶牛的乳房里‘挤’出来的,不是在车间里‘造’出来的。”这是蔡永康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早在1998年,创业伊始的长富,在其他乳业巨头着力市场扩张之时,就将80%的资金投入到奶源建设之中,累计投入资金多达10亿元,最高峰时,建有34个高质量的规模牧场,饲养3万头奶牛。

  长富的牧场实行统一管理,所有奶牛均建立牛只档案。在长富的规模牧场里,一头头奶牛走出牛舍排队,走上德国产的48位转盘式挤奶站,工作人员为其消毒,清洗奶头,准备就绪后轻点电脑鼠标,转盘式挤奶台便自动运行起来。挤出的奶汁通过全封闭管道进入冷藏奶缸中,由冷藏车立即送往车间加工。

  “冷链是巴氏奶质量的另一重要因素,往往也是制约发展的瓶颈。”长富实施了严格的冷链管控流程,实现挤奶、贮藏、运输、销售的全程冷链,确保牛奶始终处于2℃~6℃的冷藏保鲜状态。

  在长富乳品的生产车间,从牧场“挤”出来的牛奶通过专用冷藏车运到车间后,又通过全封闭标准化的净乳、脱气、均质、闪蒸、巴氏杀菌、冷链贮存等工序,自动完成乳品生产和产品包装。在产品配送上,长富提出了“每日配送”的标准,即“全程2℃~6℃保鲜运输,每日配送到城市,24小时一轮回”。从出厂到省内终端上架,不超过9小时,快速送到消费者手中。

  三道“门槛”——消费、奶源、科技投入还需跨越

  “勿庸置疑,巴氏奶有了一些起色,但要实现持续快速发展,摆在福建奶业面前还有消费观念、奶源建设、科技投入三道必须跨越的门槛。”在分析巴氏奶未来的发展时,乐观的吴大新也毫不掩饰他的担忧。

  什么样的奶是好奶?吴大新认为,绝大多数的消费者并不明白,有的认为进口奶是好的,有的认为大品牌是好的,有的认为贵的就是好的。巴氏奶要扩大市场份额,就必须扭转消费者传统观念。虽然近年来,长富等数十家国内主要巴氏奶企业通过举办论坛等方式凝聚共识,对培养消费者的新观念起了一定作用,但要与国际接轨,道路依然曲折漫长。

  奶源建设曾是福建的优势,但现在一些优势正在逐步丧失,必须加强规划,引导奶源基地建设。一方面要加强奶源质量建设,在一些省份,细菌总数在2万以下的牧场越来越多,福建应当有忧患意识,利用独特的生态环境优势,保住质量优势。另一方面,需继续探索乳企与牧场的合作模式,建立更加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实现共赢。

  在科技投入上,与国内乳业巨头相比,福建的乳企更是处于劣势地位。在终端市场上,乳业巨头的产品十分丰富,而福建的企业往往靠几个主打产品拼市场。在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情况下,需加强科技研发丰富产品品类。

 

  

来源(中国乳业新闻网) 作者(佚名)

中国干酪素(www.chinacasei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