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奶业生产大国,年产量稳定在3500万吨左右,居世界第三位;同时也是消费大国,人均奶类占有量2014年达33.8公斤,每天市场上销售2亿多斤奶。奶业发展和乳品质量安全关乎每个奶农利益和消费者安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尤其是把婴幼儿配方乳粉作为食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突破口,出台政策,加强监管,扩大市场,提振消费者信心,取得了显著成效。
连续跨越3个1000万吨台阶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牛奶是凭票限量供应的保健食品和供给特定人群的奢侈品。据统计,1978年,全国奶牛存栏不到50万头,牛奶产量不足100万吨。改革开放之后,“牛下乡,奶进城”“国营、集体、个体一起上”,激发了奶业活力。特别是2000年以后,在市场和政策双重推动下,奶业迈入大发展时期,2001年、2004年和2006年牛奶产量连续跨越了3个1000万吨台阶。之后,产量稳定在3500万吨左右。我国人均奶类占有量已从1978年不足1公斤增至2014年33.8公斤。每天市场上销售2亿多斤奶,发放2100多万份学生饮用奶,高温奶、酸奶、巴氏奶、奶粉、乳饮料等各种产品种类齐全、供应充足,人民群众的“奶瓶子”有保障。
在奶业生产水平大幅提升的背后,是奶牛养殖转型升级的加快。标准化规模养殖已占据主导,“小、散、低”的局面得到扭转。机械化、信息化装备和关键技术的应用,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2014年,奶牛100头以上的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达到45%,来自规模化牧场的奶源占60%以上,全国机械化挤奶率达到90%,规模牧场全部实现机械化挤奶。全国70%以上的牧场配备了全混合日粮(TMR)搅拌车,84%的牧场采用机械自动化清粪,有1000个牧场的60万头奶牛参加了生产性能测定,越来越多的牧场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这些先进装备和技术的应用,带动了奶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大幅缩小了与奶业发达国家的差距。
生鲜乳质量安全状况持续向好
据了解,农业部从2009年开始连续7年实施生鲜乳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和监测计划,奶站数量已从2008年2万多个减少到目前1.1万个,奶站的基础设施、机械设备、检测手段和人员素质明显改善,监测范围覆盖全国所有奶站和运输车,覆盖国家公布的所有违禁添加物。截至2014年,累计抽检生鲜乳样品12.4万批次,三聚氰胺等违禁添加物检测全部合格,,生鲜乳质量安全状况持续向好。
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的提升,与奶业一体化进程快速推进关系密切。目前,全国有1.3万个奶农专业生产合作社,比2008年增加了62%,奶农的自我服务能力、与企业对话能力有了明显提升。同时,乳品企业产业链前伸后延,建设稳定可控的奶源基地。2014年全国乳品企业自建和参股的奶源基地比重超过20%。如辉山乳业、现代牧业奶牛存栏都在20万头左右,苜蓿种植面积都在10万亩以上,奶源全部自给。政府也加大力度,采取宏观调控手段推进产业一体化,如上海、黑龙江推行生鲜乳收购政府参考价和第三方检测,有效平衡了养殖和加工环节合理利益。同时,大力推行合同收奶,大部分奶农与乳品企业签订了收奶合同,合作关系正在趋向长期稳定。
乳制品加工业健康发展
乳品企业是奶业发展的细胞。在当前奶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我国乳品企业高竖“安全、优质、放心”的旗帜,重塑奶业形象,振兴中国奶业。从产量看,2000-2014年,全国乳制品产量从217万吨增加到2651.8万吨,产值从159亿元增加到3297.7亿元。同时企业兼并重组力度加大,产业集中度逐年提高。2014年,全国共有乳品企业631家,比上一年减少27家;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94家,比上一年减少34家。2014年以来,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发生了近20起并购重组活动,2014年底,前10家国产品牌企业的行业集中度达到54.2%。今年,现代牧业的液态奶、飞鹤乳业的婴幼儿配方乳粉获得了世界食品品质评鉴大会金奖,君乐宝的婴幼儿配方乳粉通过全球食品安全标准(BRC)A+认证,国产乳制品获得了国际认可。同时,乳品企业加快“走出去”,伊利集团、蒙牛乳业、光明乳业、上海鹏欣、贝因美、澳优乳业、新希望等乳品企业以投资新建、收购和控股形式在新西兰、澳大利亚、法国、以色列等国建立了奶源基地或加工厂,投资总额已超过100亿元,乳品企业国际能力和全球资源整合能力明显提升。
奶业健康发展,得益于政策法规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国务院先后颁布了《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方案》等5个重要文件,各部委出台了一系列配套规章和文件,初步构建了奶业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在扶持政策方面,仅在养殖环节,陆续出台了奶牛良种补贴、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性能测定、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挤奶机械购置补贴等重要政策,涵盖饲草料种植、良种、牧场建设等关键环节。在标准方面,2010年3月,国家公布了《生乳》等66项新标准,完善了我国乳品质量标准体系。这些法规、文件、标准的陆续出台,使我国奶业发展走上了有法可依和规范化管理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