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中国乳制品进口情况及趋势分析

2014年4月23日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2个月,我国进口乳制品43.9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54.6%;价值126.1亿元人民币,增长1.3倍;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吨2.9万元,上涨33.2%。

  一、今年前2个月我国乳制品进口的主要特点

  2月份进口量冲高回落,进口均价高位微调。自2013年11月份以来,我国乳制品月度进口量连续3次刷新历史纪录,今年1月份达到24.8万吨的历史峰值;2月份高位回落,当月进口19.1万吨,环比减少22.7%,但同比仍大幅增加76.4%。与此同时,自2013年7月份起,我国乳制品进口平均价格快速上涨,12月份达到历史高点;进入2014年,月度进口均价连续小幅回调,2月份为每吨2.9万元,环比微跌0.5%,但同比仍上涨24.6%.

  一般贸易进口占8成以上。今年前2个月,我国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乳制品35.7万吨,增加53.2%,占同期我国乳制品进口总量的81.4%。此外,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方式进口8.1万吨,增加64.7%,占18.4%。

  民营企业为进口主力。今年前2个月,我国民营企业进口乳制品19.2万吨,增长46.4%,占同期我国乳制品进口总量的43.6%。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口12.7万吨,增加49.5%,占29%。此外,国有企业进口12万吨,增加76.7%。

  自最大进口来源地新西兰增长显著。今年前2个月,我国自新西兰进口乳制品27万吨,增加58%,占同期我国乳制品进口总量的61.6%。同期,自欧盟和美国分别进口8万吨和3.8万吨,分别增加44.6%和28.6%,分别占18.2%和8.7%。

  进口乳制品中近七成为奶粉。今年前2个月,我国进口奶粉30.1万吨,增加79.3%,占同期我国乳制品进口总量的68.6%。同期,进口乳清5.8万吨,减少1.7%,占13.2%。此外,进口未浓缩未加糖的乳及奶油3.3万吨,增加23.3%。

  二、今年前2个月我国乳制品进口量大幅增加的原因

  国内乳品消费市场持续旺盛,刺激乳制品进口量大幅增长。随着全民收入的增长、城市化进程持续加速、老龄化不断加剧、健康养生备受关注等因素,我国乳制品总的消费量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加之今年是农历马年,国人对生肖马的偏爱以及对生肖羊的偏见,致使一些夫妻扎堆生“马宝宝”。与此同时,各地“单独二胎”政策已经陆续出台,2014年迎来生育小高峰,对乳制品尤其是婴幼儿奶粉需求扩大。

  “中新”自贸协定实施优惠税率诱使企业突击进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西兰政府自由贸易协定》,中国对原产于新西兰的乳制品享受更多优惠的自由贸易协定税率。但是由于每年自新西兰进口乳制品数量只有在一定限额内才能享受优惠税率,因此,国内企业为了抢占份额,纷纷在年初加大进口采购力度。

  三、当前值得关注的问题

  国内原奶价格企稳回落,但“奶贱伤农、奶贵伤民”困局仍待解。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多地遭遇的“奶荒”困境终于在近日得以缓解,牛奶供应趋于充足,牛奶价格出现不同程度回落。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自2月第二周开始,内蒙古、河北等10个奶牛主产省区生鲜乳平均价格为每公斤4.27元,这是自2013年6月生鲜乳价格开涨以来首次出现周环比零增长;至2月第三周,这一数字为每公斤4.25元,比前一周下降0.5%。尽管此次“奶荒”事件得到缓解,但近年来我国奶价已经历过多次大幅波动,未来如何确保牛奶价格处于合理区间并相对稳定,亟需相关部门关注。

  进口乳制品质量问题频发,消费者偏爱“洋品牌”的局面有待改变。今年以来,进口乳制品可谓频陷“质量门”:1月13日,恒天然4批奶油疑大肠杆菌超标,9000瓶产品紧急召回;3月8日,在国家质检总局公布2014年首批进口不合格食品、化妆品黑名单中,来自新加坡、德国、奥地利、新西兰、瑞士、希腊、美国等国的部分乳制品出现蛋白质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超过保质期、细菌总数超标、标签不合格等问题。尽管如此,根据品评网发布的2013年度奶粉行业数据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综合关注度排名前5位的奶粉品牌分别为雀巢、惠氏、雅培、美赞臣和雅士利,全部为外国品牌。因此,消费者对进口品牌的盲目偏爱消费观有待正确引导。

来源(和讯网) 作者(佚名)

中国干酪素(www.chinacasei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