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认监委在其官网上挂出了一份名为《暂停澳大利亚巴氏杀菌乳企业注册资格并全面加强后续监管》的通知。中国进口牛奶最大来源地之一——澳洲的巴氏鲜奶因质量问题被叫停认证,顿时舆论一片哗然。
▲福建地区在售的本土、进口巴氏鲜奶保质期对比 关于进口鲜奶的争议还包括保质期上的双重标准。连日来,记者走访了福州、厦门等地多家超市发现,多数进口巴氏鲜奶的保质期都在30天以上,远高于普通巴氏鲜奶,而在一些电商渠道的进口巴氏鲜奶,保质期也基本在15天以上,甚至是40天。 记者在福州鼓楼区一家大型超市,售卖的两款来自澳洲的巴氏鲜奶保质期都在30天以上,其中保利巴氏杀菌乳保质期为将近40天。之形成鲜明的对比的是,摆放在同一冷柜区域的本土巴氏鲜奶——长富巴氏鲜奶,保质期仅为7天。 多数进口鲜奶保质期在本土鲜奶的2倍以上 ▲多数进口鲜奶保质期在本土鲜奶的2倍以上 在厦门思明区一家大型超市,记者看到从韩国进口的延世牧场、南阳牧场等鲜奶的保质期则为15天,是本土巴氏鲜奶的2倍以上。 不仅是线下渠道进口巴氏鲜奶保质期长的问题,线上渠道的电商同样也是这样的状况。记者在淘宝网上咨询了多家可供福建地区的进口鲜奶卖家,所售卖的巴氏鲜奶保质期均在15天以上,例如乔西牧场巴氏杀菌奶保质期为18天、SADA巴氏杀菌鲜奶的保质期则为21天。 令人意外的是,这些巴氏鲜奶产品在自己的原产国,保质期却与国内普通本地鲜奶无异。生活在墨尔本已经有5年的福州人林女士就向记者证实,在当地很少见到保质期在10天以上的巴氏鲜奶,基本上保质期就7天之内。另一名生活在悉尼的华侨也向记者证实了这一说法。 “肯定是符合相关标准的,才允许售卖的。”一位售卖巴氏鲜奶的淘宝卖家则表示,进口牛奶的保质期是符合相关规定的,至于为何一些品牌不同区域的保质期不一样,卖家则解释称可能是保鲜工艺不同。 延长保质期会降低牛奶活性成分 进口巴氏鲜奶进入国内以后,却为何变成了延长保质期的“中国特供”? “这可能与进口品牌采用了区别于传统巴氏保鲜工艺新技术。”福建省奶业协会副秘书长柯秀增表示,现在市面上,进口品牌采用了预巴杀技术(两次巴氏杀菌)或者UP技术等一些新兴技术,能够将鲜奶保质期延长,但区别于传统的巴氏保鲜工艺,多次杀菌对于热敏感性的微量元素和牛奶活性破坏性非常大。换句话说,这些进口巴氏鲜奶很可能是用降低牛奶活性成分来换取保质期。 前不久,南方都市报记者针对广东省的进口鲜奶进行走访调查,发现进口鲜奶保质期远远超过本土鲜奶。事实上,不仅在福建,进口鲜奶保质期延长在全国来看都很普遍。 某知名奶企福建区域负责人坦言,近年来奶业竞争激烈,国内外奶企厮杀的战场也从原先的奶粉、常温奶市场开始向鲜奶市场转移。不过,由于保质期问题短、国际运输耗时长等问题,巴氏鲜奶一直被视为国内奶业对抗进口品牌的最后防线。而想方设法延长保质期,为产品入关争取时间成为进口品牌的普遍做法。 进口巴氏鲜奶多数临过期多数上架的已是“鲜奶不鲜” 尽管进口巴氏鲜奶延长了保质期,但超市上架时保质期已经过了大半。在厦门一家超市,保利巴氏鲜牛奶八月下旬生产,但售卖时间9月18日。而相比之下,本土品牌上架的都是当天生产的新鲜牛奶。 “牛奶中活性成分含量会随着时间递减。”柯秀增认为,超市和电商售卖的进口鲜奶经过长途运输、通关入关,多数都是临过期产品。而超市中的进口巴氏鲜奶价格却远远高于本土鲜奶。因此,这意味着对消费者而言,相当于花更高的价钱却喝到活性成分更低的牛奶。 此外,巴氏鲜奶对于冷链运输条件要求非常高,由于国际货运长途运输,进口巴氏鲜奶出问题的概率更高,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就表示,进口巴氏杀菌产品最容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环节有两个,一是从厂家到机场,二是下了飞机进超市,如果中间冷链运输不达标,很容易出现漏包、胀气问题。“同样是巴氏鲜奶,本地巴氏鲜奶出现食品安全的概率是进口的1%。” 有业内人士指出,国家认监委叫停进口巴氏鲜奶就是因为进口巴氏鲜奶质量问题频出。据了解,此次澳大利亚的巴氏乳产品被叫停认证就是因为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在多批次澳大利亚进口巴氏杀菌乳产品中发现不合格,输华产品多次检出大肠菌群超标。 农业部奶及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不久前对市场上的进口巴氏鲜奶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进口奶的糠氨酸值75,远远高于国际乳联巴氏鲜奶糠氨酸值不超过50的规定。 “这不是欺骗我们中国的消费者吗?”国家奶业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王加启说,因为进口的产品华丽的名声,实际上对进口产品的标准和对国产产品的标准都不在一个水平线的,不仅巴氏鲜奶,国产的超高温灭菌奶糠氨酸是67.5,进口的是146,进口的奶由于长期运输和保存,整体的活性非常低。 盲目崇洋该停止了!喝奶应当回归新鲜 一些洋牛奶披着“新技术”的外衣,通过牺牲牛奶质量来延长保质期的作法,对消费者是一种明显的误导。 事实证明,进口牛奶不仅品质未必安全、可靠,并且不少洋牛奶为树立高端形象,营销、运输等花费很多,这些高昂的成本最终都转移至消费者,让很多消费者购买时掏了更多的腰包。 “牛奶好,贵在鲜活。”中国奶业协会会长高鸿宾不久前在福州的海峡两岸巴氏鲜奶发展论坛上说的这句话一语中的地说出了喝巴氏鲜奶的意义所在。只有未经高温处理,并用冷链运输以最短的时间、最短的距离送到消费者手上的巴氏鲜奶,才是喝上好牛奶的第一要义。对于消费者来说,没有必要花“冤枉钱”,舍近求远地去购买活性更低的牛奶。 同时,更应该擦亮眼睛,在选购牛奶是时多一点理性,首先要树立理性消费观念,消费者须抛弃“崇洋”心态,不盲从、不跟风、多鉴别,养成理性的消费观念,别落入“只买贵的不选对的”的消费误区,应该从注重安全和营养方面考虑去做出适合自己的最优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