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乳制品供应链的特点和现状
乳制品供应链是以乳制品为研究对象,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奶源采购开始,经乳品企业加工生产到经销商、配送商把乳制品转移到超市、商场、食堂等终端店铺,最后售给消费者的将奶农(或牧场)、乳制品加工企业、经销商、配送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模型。乳制品供应链经由采购、生产、销售、配送等不同的环节和组织载体构成的,协调着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的利益需求,其最终目标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1.1 乳制品供应链的特点
乳制品供应链因为其极具特殊的中心产品而有其自己的不同于一般产品的特点。第一,因为乳制品的源物质是具有生命体的奶牛,奶牛的生长受到自然条件、喂养方式等的影响,所以生产过程中具有波动性、可控制性、不可预见性。第二,因为乳制品具有鲜活性,所以从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都需要谨慎的处理和控制。第三,该供应链在储存、运输等过程中对保质期、卫生条件、存储条件等都有很高的要求。比如,它要求运输时间短,要求全程进行冷链控制,要求奶源、包装物、产成品等具有极高的卫生条件和质量标准。第四,鉴于乳制品保质期短、具有鲜活性等特点,乳制品加工企业对于产品的回收和处理应给予高度的重视,迅速的乳制品回收处理能够提高品牌的地位,降低浪费,减少对社会的污染。在2009年举行的世界乳品峰会上特别强调了这一问题。
1.2 乳制品供应链的现状
在奶源供应的阶段。由于涉及的包装材料、其他原辅材料和机器设备等不是主要的原材料,而且在供应中变化不大,所以本文对它的供应方面不做阐述。原料奶的来源可以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从农户手中直接收集原料奶;一般在这种情况下,会有相应的挤奶站、奶厅,以便集中农户进行挤奶,收购原奶。目前我国有接近80%的原奶都是以这种方式获得的。另一种是自营牧场,自营牧场通常情况下是由企业自身对草地、奶牛和原料奶进行全方位管理,自己采用先进的技术和严格的体制自行管理养殖奶牛,自己种植饲草。
在乳制品生产的阶段。目前国内有很多的生产加工企业,这些企业都具有先进的设备。据2008年数据显示,尤其是以伊利、蒙牛为代表的龙头加工企业,有9家企业只占全行业比例的1.25%,而销售收入却占全行业的50%以上。在技术上,我国稍具规模的加工企业都纷纷从荷兰、瑞典、德国等国家引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挤奶器、无菌加工设备和包装线。因此可见我国国内的生产加工阶段具有先进的管理和技术水平。
在成品的运输配送阶段。首先会有几种不同的销售渠道。一种是传统的销售体系即经由经销商将成品运送到零售商由其销售给客户;另一种是新型的超市、连锁配送等网链形式;还有一种是直销,即加工企业直接和消费者接触,对于这一类的销售渠道有送货到户、学校、机关、酒楼等。针对不同的销售渠道就有不同的物流配送方式。根据企业的资产、地理位置等各方面的不同,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也会采取不同的配送方式,比如,自营、外包或两者结合。不管采用哪一种配送体系,在整个供应链上至少会有一个大型的配送中心。三元企业在北京就有一个大型的乳品配送中心,对几个生产基地的产品进行统一配送,负责全国各个地区的整车配送,以及北京市各种销售渠道的配送任务。
在过期奶、问题奶的回收阶段。回收没有得到充分地重视。在各个超市、零售店里,过期奶并没有及时地下架,下架后也没有及时运回加工厂,这导致了原来还有残余价值的过期奶最终失去价值。随意倒掉没有价值的劣质奶会污染环境,因此,奶企需要很好的销毁劣质牛奶的设施。
2 乳制品供应链存在的问题
2.1 奶源质量的问题
奶源质量管理目前是我国乳制品行业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也是最易出事情的环节。随着近些年我国乳业的蓬勃发展,奶企逐渐扩大,奶牛增加的比例显然赶不上奶品需求的增长,因此奶源的供应成了制约奶企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样由于近两年物价的上涨,奶牛饲料价格相应上涨,而原奶的价格未见上涨,当然还有奶农内心的贪念,导致奶农在原奶中掺入水分。掺水之后原奶的重量是增长了,但是里面的蛋白、脂肪的含量却下降了,为了保持这些重要物质的比例不变,然后就添加蛋白粉、乳清粉来使原奶能顺利通过检测。其实掺假的现象在很多食品行业内屡见不鲜,这是需要政府和全国人民加强控制的长远问题。
2.2 成品分销中的问题
在奶制品的分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分销方面问题,另一个是配送方面的问题。在乳品的分销方面,因为每个分销商根据前一段时间的需求情况预测本期的需求量,然后向上一级的供应商订货,由于前置期的存在,分销商要预留一部分库存以满足前置期的销售,同时上一级的供应商也会这样增加一部分的库存。如果预测信息出现偏差,就会一级一级地将需求压缩或扩大,从而产生了牛鞭效应,使各级分销商、零售商的库存严重短缺或扩张。在乳品的配送方面,因为乳品的生产加工企业通常与需求地相隔甚远,需求地比较分散,而且乳品的保质期又短,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又需要冷藏,所以乳品的配送问题就难以解决,导致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2.3 劣质奶回收处理的问题
回收物流一直是中国各个行业供应链管理的软肋,乳制品的回收也不例外,我国乳制品的回收情况表现为不准时、途径比较复杂、成本高等现象。这里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劣质奶的销毁问题;另一个是过期奶的回收问题。如果将劣质奶、过期奶随便倒掉则会污染环境,所以对于不符合标准的劣质奶和过期奶需要齐全的设备设施进行销毁。如果不将这些奶销毁,倒掉的奶会产生诸如二氧化碳的物质,危害大气,产生全球变暖的不良现象。所以对于劣质奶的销毁要给予极高的重视。
3 乳制品供应链的改进措施
3.1 奶源管理方面
在奶源管理方面,要提高人们对奶源生产的重要性的认识。目前在国际上普遍存在奶源不足的现象,我国这种情况更甚,所以才让奶贩有机可乘,赚了很多黑心钱。我国的奶源主要是分布在数以万计的奶农手中,只有极少数的奶源是从牧场中得来。因此,本文重点从奶农生产的角度考虑奶源的管理问题。奶源的管理要实行政府、基地、奶企三级管理,以下是几点关于加强奶源管理的措施。
在奶牛养殖区范围内建立奶源基地,保障每一头奶牛都有隶属的基地。奶牛的所有权仍属于奶牛的养殖户(奶农),奶源基地是为乳企实行对奶牛养殖过程和挤奶过程监管的机构。奶源基地负责监管并记录奶农从奶牛养殖到挤奶的全过程,奶源基地受到政府部门严格的管理,它必须有合格的经营许可证,没有资格和权利对于那些挤出来的生鲜奶进行调奶。收购的原奶由乳品加工企业或该企业委托的部门进行运输储存的业务。这样更进一步地杜绝了奶农或其他人在挤奶之后进行调奶,同时也为原奶的质量和及时运输作出了保障。
3.2 成品配送方面
在成品配送方面,增大在直销、流通卖场这两种渠道商的销售数量,减小由经销商、代理商这种传统的销售渠道销售乳制品的方式,可以提高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直销、流通卖场这两种销售渠道的物流一般都是由成熟的乳制品加工企业、第三方物流或连锁的流通企业负责的,他们都具有齐全的物流作业的配套设施设备,有非常先进的物流作业水平。通过经销商、代理商这种渠道销售产品时,此时物流成本有很大的降低空间,因为,在这一批产品的销售链上可能经过几个供应商或代理商,从而因商品在不同的经销商中转手而增大了运输和储存成本。通过这种渠道销售产品时,可以采取两种方法降低成本:一是提高终端店铺预测信息的准确性,并迅速地将这些信息传递给上游经销商,以便经销商再将整理好的需求信息传递给乳制品加工企业;二是在交易过程中实行商流、物流的分离,即商物分离,从而减少了商品在逐级的交易过程中的停滞时间,以使乳制品加工企业能够有效地进行配送,少走冤枉路。
3.3 不合格奶制品的回收物流方面
在不合格奶制品的回收物流方面,要重视回收体系的建立。自从欧洲的倒奶事件后,很多国家就非常重视乳制品的回收问题。对于不合格的、没有价值的劣质奶要进行及时的销毁,要进行高温焚烧。如果没有焚烧设备,要将其埋葬,千万不能随便倒进池塘、水沟等以防造成二次污染。然而对于一些尚有价值但是已经不能为人类所用的乳制品要回收加以利用以降低乳制品加工企业的损失。乳制品的回收利用价值还有待开发,它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方向。因为如果过期的乳制品能够加以回收创造出不同的价值,这样就会大大降低乳制品加工企业损失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