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奶业走向哪里?

2017年9月20日

中国乳品行业的2016充满了曲折,经济新常态下的消费疲软已是不争的事实。奶粉新政下,“调整、洗牌、转型、国际化”等都成了关键词,整个行业承压前行,企业面临着挑战与机遇。那么2016年又会怎样呢?

随着“史上最严”食品安全法的实施,将有助于提振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心,国产奶业良性发展的大环境、大背景将得到极大改善。当然,2016年中国乳业行业将进行洗牌式的重大调整,特别是对禁得起考验的国产奶粉企业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发展良机,国产品牌有望突破“洋奶粉”占据大半江山的局面。

中国的养殖成本是否突破有望?

众所周知,中国的养殖成本非常高,从而造成国产奶价高居不下。长期以来,国际的平均奶价比我们要低大概30~40%,新西兰奶价更低。从价格来看,国产奶粉无力与进口品牌竞争。

然而也并非一直如此,从历史来看,在2004年之前,中国原奶的平均价格比世界平均价格要低,而到08年之后,中国的原奶的价格才开始涨起来。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国过去以散养为主,而从规模化养殖开始,整体成本走高,但应该与之配套的整个服务体系却没能建立起来。

如今,要想突破目前的养殖成本,根本就在于国内的整个配套产业体系的建立,包括牧草的种植,包括防疫,包括整个上游产业链的管理等方面的搭建。

虽然中国人多地少,在土地成本上肯定不具备优势,但是整个产业体系的搭建无疑将是中国乳企提高竞争力的方法之一。

乳业专家宋亮举例说,中国现在大型牧场用的苜蓿草主要是依靠进口,而且主要是从美国进口,大概三千多块钱一吨,国产的苜蓿草大概两千多块钱一吨。我们知道,我们的牧草种植成本或者说它的价格波动会直接影响到生鲜乳的价格。如果我们的牧草,特别是苜蓿草能降到两千块以下,那么我们整个生鲜乳的价格就能降低一块钱,那么这样的话,我们原来的这个价格跟国际特别是跟欧盟相比,就具有一定的竞争性。

当前国内规模化牧场的整个养殖成本比较高,但未来这个成本是可以降下来的。未来中国的整个养殖价格跟国际是有竞争性的,但是这是需要时间的。需要时间来实现整个产业体系的搭建,实现一体化发展从而降低综合成本。需要时间,但趋势的明显的。

目前,像现代牧业、辉山、圣牧等等,他们的养殖规模和养殖现代化程度已经达到欧洲相当水平。尽管欧洲的整个养殖规模是中小型规模,大概几十头、几百头,我们是大规模养殖,但是从机械化程度,从牧场的管理水平,从防疫、养殖、繁育等技术水平,我们说再过五年我们可以跟欧洲相当。那么从成本和价格的问题来看,我们认为我们还有十年,快也要六七年,慢得十年的时间。

2016年市场价格预测

专家预计,2016年国际整个供求关系将在下半年出现一次调整,表现为产能调整。那么2016年下半年估计生鲜乳价格将开始反弹。到2017年国际生鲜乳价格变现为上涨,主要是由于供应调整比较明显。我们看到新西兰2015年到2016年奶季整个产量会下降5%,至少下降5%,欧洲在15年七八月份已经开始调整产能,美国产能也在快速调整。

但是从消费端来看,由于世界经济整体不好,再加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造成了整个需求的增长仍然疲软,因此我们预计国际的生鲜乳的价格上涨呈现出一个平稳上升态势,不会出现一个明显的强劲的反弹大幅增长。

中国的生鲜乳的价格跟国际价格之间的差距会进一步缩小,那么,未来国际价格大幅上涨的话,国内价格会小幅上涨态势。但是不管怎么说,当国际价格在2016年下半年出现上涨时,国内价格同步会上涨,但是我们上涨的量和幅度要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乳品新政恢复消费者信心

自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中国的消费者对本土奶制品信任缺失。业内预计,乳品新政的出台,将让市场监管环境更加成熟,让消费者信心更好恢复,行业政策更具有确定性,将进一步促进行业和品牌集中,也将会给专注于婴幼儿配方奶粉在研发、供应、质量控制等方面具有竞争实力的企业带来更好的发展机遇,提升乳制品行业的整体质量,让中国乳业重回世界乳业界应有的地位。

奶粉新政纵然会给中国乳业不小的压力,淘汰一部分企业,但对于能留下来的企业来说,市场的规范、行业标准的确定无疑会带动乳品行业的有序发展。长期看来,重拾消费者对国产乳品的信心大有希望。

来源(乳业观察网) 作者(佚名)

中国干酪素(www.chinacasei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