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了第27批配方注册名单,新批准10家企业的40个产品配方,至此,共有116家企业的759个配方获批。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将在2018年1月1日起全面实行。为了公平起见,配方奶粉注册制到期后将不再延期,对于获得配方注册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种利好,而由此带来的行业洗牌可能会是国产奶粉“逆袭”的好时机。
国产奶粉品牌注册成绩亮眼
奶粉新政对乳品企业,特别是大规模的乳品企业,是非常好的机遇。一方面,从目前市场上反应出来的情况看,明显走向了有序;另一方面,对于贴牌奶粉企业也有一定的遏制。
根据行业统计,我国106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共有近2000个配方,个别企业甚至有180余个配方。奶粉注册制新政在明年1月1日正式执行后,贴牌、代加工和假洋牌将全部被清出市场,品牌数量将从2000个配方缩减到几百个。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包括伊利、蒙牛、飞鹤、贝因美、君乐宝、合生元等多家国产奶粉顺利获批;美赞臣、惠氏、雅培等多家外资品牌也成功闯关。
国家质检总局原总工程师、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会长刘兆彬指出,我国经济进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也是中国乳业的发展现状。“当前由于人均收入的增长,生活质量的提升;中国中产阶级人群和人口的老龄化;新生代消费倾向和金钱观的改变以及二孩政策的放开,都对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消费起到拉动作用。”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12月5日已经获得注册的759个奶粉配方中,国内产品配方占总数的80%,优势明显,而国外产品配方占20%,位于下风。国产奶粉企业巨头业绩亮眼,例如贝因美共有45个配方获批,飞鹤获批36个配方,伊利公获批24个配方,蒙牛获批24个配方等。而获得头注的贝因美因此斩获了众多大单。资料显示,8月3日,贝因美旗下4个产品12个配方第一批通过配方注册,并且包揽了国家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配方注册的0001号到0009号。自8月7日起,贝因美相继与孕婴联等多家公司,签署了总计36.8亿元的销售大单。其中,预期在2017年内完成的金额,为9.05亿元。
今年以来我国整个国内的奶粉生产数据和进口数据都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表明今年的乳制品消费已经开始全面复苏。
国产奶粉企业机遇于挑战并存
然而,国产奶粉企业面临的挑战也十分值得关注。从现在注册的数据来看,国内企业占据了主导,但是从奶粉市场的情况来看,“洋奶粉”企业市场份额依旧占有较大的比重。宋亮透露,2017年1—10月份通过传统渠道进口的婴幼儿奶粉为22.91万吨,2017年通过跨境购、海淘进入中国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大概是20万吨,而2017年中国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消费量大概90万吨,这意味着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婴幼儿配方奶粉总和大概是45吨,占到消费总量的一半。
“这也就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国产奶粉怎么抓住注册制这个机遇开疆拓土,不能单纯从注册配方数量来判定优劣,国产奶粉依旧还有相当的路要走,相当的工作要做。”中国奶业协会副秘书长刘琳说。
业内人士分析,总体而言,奶粉新政背景下退出市场的几乎都是国产小型乳企,而大量的外资奶粉品牌即使不获批也仍能通过跨境购等渠道进入中国市场,现在部分外资品牌甚至不打算申请配方注册。
此外,我国跨境电商新税制的延期确实为外资品牌奶粉跨境购留下了一个大大的口子。跨境电商一方面会挤占国内乳业消费,另一方面会对传统的国内奶粉产品价格体系造成冲击,此外,还会加剧奶粉市场竞争。
当然,随着国际大品牌的进入,三、四线市场的格局将会被改变。外界担心的是,在国际大品牌的大举进军下,国产奶粉品牌势必承压。
对此,王振泰表示,面对进口奶粉的竞争企业应该以两个方面为抓手:一个方面就是专业化,贝因美成立25年以来始终没有偏离婴幼儿食品这个大的主题;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全球化,进行国际上的合作,构建全球的产业链。
从公布情况来看,得到注册的企业在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还有不足。这就要求企业不能拿到认证就一劳永逸,企业还要警钟长鸣,质量管理体系还是要一丝不苟的执行下去。
从政府角度,对于国内的乳品企业要减税、减费、减少负担;从监管出发,食品安全监管要建立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