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养
凌晨四时许起床,进棚放草料
6月19日,凌晨4时多,昌乐县五图街道姜家洼子村的村民王金海早早地起床,准备去照料牛棚里的72头奶牛。近20年来,这成了他雷打不动的习惯。
“吆吆吆……”王金海一边用特殊的语言跟奶牛们打着招呼,一边用铁叉将草料放进牛槽里。不一会儿,奶牛们就被草料的气味吸引过来,王金海用缰绳绕着牛脖子一锁,它们就被拴在栅栏上,老老实实地排成一队吃早餐。眼瞅着草料快要见底,他又将一些麦麸撒在草料上,外加一些袋装的添加饲料。正在产奶的奶牛,老王就多喂些饲料,他知道奶牛吃不好,就产不出好奶水。
不多时,昌乐茂园托牛所的其他养殖户也陆陆续续到了,大家简单地打过招呼后,开始了各自的忙碌。
现在,茂园托牛所有养牛户20多家,王金海家养的奶牛数量最多。为了扩大养殖规模,前些天,他用奶牛作抵押,向银行贷款50万元,准备再购买30头奶牛。“奶牛养殖想赚钱,就得扩大规模。”这是王金海一直以来信奉的一句话,这些年来,他家的奶牛数量日益增加。
上午8时,王金海已经把南北两个牛棚的奶牛都喂得饱饱的,在排号去挤奶的空隙里,他在牛圈打扫起牛粪。据老王介绍,不时会有种大棚或种地的农民过来买牛粪,现在牛粪的价格是20元一立方,农忙时会略微上升。
“奶牛浑身都是宝,牛奶、牛肉、小牛崽,就连牛粪都能赚钱。”看着牛棚里的奶牛,王金海满心高兴。
挤奶
奶牛“轻车熟路”排队进挤奶室
喂牛、处理牛粪、挤奶……养牛户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简单而又忙碌的养牛生活,每天挤奶两次,喂牛三次,处理牛粪若干次。
茂园托牛所养牛户的奶牛挤奶都有顺序,一家挨一家,有条不紊。王金海看隔壁的老韩赶着牛群进了挤奶室,自己也开始下手做准备。他把自家的牛圈门打开,14只产奶的奶牛像听话的小朋友一样,排着队晃晃悠悠地朝挤奶室的方向走去。
王金海从挤奶大厅的一侧走进中间的大池子里,先用流动的水将奶牛的奶包清洗干净,然后用干净的毛巾擦拭,再将吸奶器对准四个奶头,这时奶水就会被吸入奶罐中,等全部奶牛挤完奶以后,挤奶室的工作人员会将牛奶的重量记录下来,然后将塑料奶罐里的牛奶通过特殊管道输送到隔壁房间的冷却罐中。
“每天傍晚都有收奶的车来收奶,现在随着挤奶和存储奶技术的发达,全程低温保存,有利于保证牛奶的质量。”王金海告诉记者,生产的牛奶每天都会送到泰安的蒙牛加工厂去。
王金海说,现在这样的挤奶方式确实方便,也安全卫生,一次可以给30头牛挤奶。
接生
忙活两个多小时迎来“三丫头”
在采访过程中,正好赶上奶牛养殖户韩文明家的母牛下崽,记者意外地体验了一把“接生婆”。
19日中午时分,王金海家对面的养牛户韩文明过来对王金海说,他家的29号奶牛不吃饭了,尾巴也翘起来,韩文明根据十年的奶牛养殖经验断定它快要生了,“奶牛生小牛很费工夫,不过它是第三胎,只要胎位正了,应该很顺利。”
临近下午2时,“准妈妈”29号奶牛开始在牛场里来回溜达,寻找中意的“产房”。最终,它在水泥柱旁边趴下,终于可以安稳地生产了。
大约过了十几分钟,韩文明的妻子赵女士喊他赶紧拿水桶和绳子过去,“前蹄子已经出来了,快过来看看。”他赶紧跑到29号旁边观察。“它这样生还得三个多小时小牛才能出来,还是用绳子把小牛拉出来吧。”韩文明快速将绳子绑在小牛的前腿上,和前来帮忙的村民一起用力将小牛拉了出来。
“是头母牛,我们这两个多小时光忙活你这小东西了。”韩文明的妻子舒了一口气,前来帮忙的村民也纷纷表示祝贺。韩文明对刚出生的“三丫头”很满意,“它得有80来斤重,体重还算可以”。
变化
从自家养牛走上托牛所模式
王金海从1995年开始养殖奶牛,到现在已经有19个年头,规模也由原来的5头牛发展到现在的72头。
“受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有人放弃养奶牛,也有二三十户坚持下来。后来托牛所建成以后,我们全家搬进来养牛,一直到现在。”王金海告诉记者,现在养牛的方式跟以往有所不同,养牛户都在托牛所中,封闭式管理,养牛人在托牛所提供的宿舍里面住。
昌乐茂园奶牛合作社理事长张效英告诉记者,从2004年起,她开始接触奶牛行业,最初经营着一家奶站。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她觉得奶牛养殖应该走统一管理、定向销售的路子,于是投资上千万元建成了现在的托牛所,占地120亩,有20多家奶牛养殖户,共有奶牛800多头。
记者了解到,养殖户可以免费使用托牛所里的牛圈、宿舍以及挤奶设施,牛奶也由蒙牛企业统一收购,托牛所赚取部分差价。
王金海告诉记者,现在他们的牛奶售价要比外面的高不少,“奶牛产的奶质量可靠,收购有保障,奶农们也有了盼头。”
谈到托牛所的发展,张效英说,希望能在现在的基础上再扩大规模。“以后我想上饲料搅拌机这个设备,将奶牛分群分类管理,让奶农在饲料加工方面更省力,减少时间成本,增加奶农们的收入。”张效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