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多路吸污”难治理
以农业生产为例,不断“增肥”的施肥方式已经让土壤不堪重负,耕地陷入“越施越肥、越肥越施”的怪圈。
位于珠三角边缘的韶关大宝山矿区,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曾长期存在废土废石露天存放、废水直接地表排放等严重问题,本世纪初进行的监测显示,当地土壤含铝超国家标准44倍,含镉超标12倍。韶关市环保局副局长张彬表示,对于大宝山矿区的污染控制,现在仍是“枯水期没事,丰水期没法”,降雨丰富的当地每年会有近7个月无法控制污染。
“工业污染、城市污水、农业投放等多种污染源,对土壤形成了综合性污染,并产生累加效应,呈现新老污染物并存、无机有机污染混合的局面。”河北省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站长唐铁朝认为,土壤污染的途径众多,从来源看大体包括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放射性污染物、固体废弃物以及病原微生物。
广东省耕地肥料总站站长曾思坚称,当地土壤污染原因多样,有农业生产中过度使用化肥等面源污染,有工业废水废弃物污染,还有矿区周边因采矿等造成的污染,这些污染源目前都难以控制。
以农业生产为例,不断“增肥”的施肥方式已经让土壤不堪重负,耕地陷入“越施越肥、越肥越施”的怪圈。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所长潘根兴表示,由于化肥不含有机质和腐殖质,大量使用化肥后,土壤团粒结构就会遭到破坏,造成土壤板结和肥力下降。当土壤和作物处于不健康状态时,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作物发病率高,因而又不得不加大农药的使用次数和使用量,造成污染加剧。
作为国家的粮食主产区,吉林省大约有一半以上的耕地已十几年不施用农家肥,化肥亩施肥量达50公斤以上,全省85%以上的耕地每年都使用化学除草剂,平均每公顷用量约5公斤。同时,各地因覆膜面积不断扩大,土壤残留地膜碎片增多。“不仅污染土壤,对地下水和食品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吉林省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专家贾乃新表示。
治污有待详细数据支撑
“从公开数据再到进行全国土壤污染治理距离还很远!目前掌握的仅是全国土壤污染的总体态势,给出准确的土壤污染面积数据有较大困难。”
当前,“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使全国土壤污染数据“迷雾”开始消散,但是,土壤污染详细调查数据、污染控制难和修复技术滞后等多重难题仍困扰着我国土壤污染治理。
一年前,北京两高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正伟申请有关部门对全国土壤污染数据进行信息公开,但被环保部以“属于国家秘密”为由拒绝。历经近十年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我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对比“七五”时期,全国表层土壤中无机污染物含量增加比较显着,其中镉的含量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增加,在西南地区和沿海地区增幅超过50%,在华北、东北和西部地区增加10%到40%。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