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90px

670*90px
960*182px

罗云波:我国自主研发可商业化转基因作物仅两种

来源:中国乳品行业网 | 作者:佚名 | 2014年8月20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日前有媒体报道武汉某大型超市内混入了转基因大米,一经曝光,将本来已颇多争议的转基因食品再一次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食用转基因大米对人体是否安全?我国自主研发的转基因农作物现状究竟如何?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在做客中国经济网《经济热点面对面》访谈栏目时表示,相比于其他国家,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转基因农作物数量很少,可商业化种植的农作物暂时仅有抗虫棉和木瓜两种。他也指出,如果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的问题不加以解决,未来在国家战略层面将会非常被动。

    据罗云波介绍,在我国自主研发的转基因农产品中,获得安全性认证的有大米和玉米等。2009年,华恢一号和BT63两种转基因大米获得了安全性认可,同年转基因植酸酶玉米也获得了生物安全证书。其中,BT63转基因大米即为此次“武汉转基因大米”事件的主角,是华中农业大学研发的转基因水稻,于1999年研制成功。转基因植酸酶玉米的成果取得历时12年,是国际上首例研制成功的酶基因玉米,主要用于饲料加工原料。以上三种转基因作物均未获得商业化种植许可。

    那么我国有没有转基因作物已经进入大规模商业化生产阶段呢?罗云波表示,截至目前,我国自主研发、获得安全性评价又经批准能进行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仅有两种,分别为转基因抗虫棉和抗环斑病毒基因木瓜。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纺织品是外汇主要来源,而棉铃虫对于棉花危害很大,用农药杀不死。”罗云波说,“美国的转基因棉花登陆中国后,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经过我们自主研发,抗虫棉在全国占到了90%以上市场。”他指出,转基因抗虫棉由于减少了施用农药的次数和数量,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劳力和农药的残留量,提高了安全性。

    此外,据罗云波介绍,我国还曾批准过转基因耐贮存抗病毒番茄和抗病甜椒等,但在产业化的过程中被发现缺乏商业价值,“没有太多的市场就退市了”。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实际上作为科学家来说,食品的第一要素就是安全,”罗云波指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可以说是在食物当中最苛刻的一种评价,很多的传统食品是经不起这种评价的。”他表示,转基因作物在获得安全性认可前要经过长时间的实验和评价,以转基因大米BT63为例,在公众食用的安全性上没有问题,但由于商业性价值等因素的考量,从获得安全性评价到被批准大规模商业化种植仍需要时间。

    数据显示,目前全球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已超1.782亿公顷,同比增长2.7%,在27个播种转基因种子的国家当中有8个是发达国家,19个是发展中国家。有机构预测,2025年全球转基因种植面积将会达到两亿公顷。

12

上篇:

下篇:

来源(中国乳品行业网) 作者(佚名) 阅读()
相关内容
    contact us电话:0931-2129298 2124602 2124606  传真:0931-2134318  地址: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定西南路225号(730000)
    100*100px
    Copyright @ 2013-  陇ICP备2021001777号 版权所有:中国干酪素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甘公网安备 623001020000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