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北京商报记者查阅这些名单后发现,该新规针对的是境外乳粉生产企业,而并非品牌。因此有业内人士担心,在某种程度上新政反而降低了进口乳粉的准入门槛。
名单显示,新西兰善腾集团以及瑞士赫尔达夫两家企业均获得通过,而上述两家企业与澳大利亚塔图拉并列为乳粉三大代工厂。其中,虽然善腾集团近期正在与达能集团商谈被收购事宜,但是仍将继续为6家乳粉品牌代工。
“这也就意味着以后无数的品牌只要通过他们代工就可以进入中国市场了,甚至会包括国内众多的假洋品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坦言。
对此,国家认监委回应,他们需要品牌商和制造商之间有直接的联系,品牌商要对生产过程及产品配方有清楚的控制和管理。中国食品商务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认为,从目前的形势看,进口品牌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多,对国内乳粉企业而言又是一次冲击。
本土乳粉企业的应对之策
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国外乳粉企业的冲击也好,国内乳粉行业的优胜劣汰也罢,对于行业而言,均能提高整体质量水平、优化乳粉产业结构;对于消费者来说,也意味着能够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更有质量保障的产品。
然而也有分析认为,如果说国内乳粉企业的重新换证将对本土中小企业带来压力的话,那进口品牌的增多将全面冲击国产乳粉企业的市场地位,未来进口乳粉将向三四线城市及以下地区蔓延,原本国产乳粉的优势地域也将遭受挑战。
对此,食品饮料行业营销战略专家徐雄俊表示,对于国内乳粉企业而言,缺少的不是资金、市场、人力和营销战略,而恰恰是消费者的信任。他指出:“虽然去年受恒天然问题乳粉事件影响,外国乳粉品牌市场份额被挤压,但是相对于国内乳粉,消费者对于进口奶粉的信任度更高,因此对于国内乳粉企业来说,最核心的是要通过质量的严格把控来重塑消费者信心。”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国内乳粉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是对抗外资乳粉企业的重要方法之一。对此,蒙牛总裁孙伊萍就曾表示,通过全球优势资源的整合,企业才能与国际乳业先进管理水平接轨;获得世界先进的乳品技术才能保障产品质量,重拾消费者对国产乳粉的信心。
另外,从销售渠道而言,普天盛道咨询公司董事长雷永军建议,国内乳粉企业应当加强互联网思维抢占市场。“现阶段婴幼儿乳粉的互联网销售占比很小,大约只占5%-10%左右,电商的销售只到20%-30%之间才能对市场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雷永军指出,互联网渠道还未成熟之时,主动出击、提前布局,或将成为国内本土乳企逆袭的利器。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