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通过表决,将于2015年10月1日起正式执行。法案中涉及婴幼儿奶粉方面的政策改变主动要两条:一、婴幼儿配方乳粉的配方实行注册管理;二、允许贴牌生产,但禁止分装。 政策出台,引起业界普遍关注。尤其是对于奶粉配方注册制度,媒体方面几乎一致看好。
这几年,国家对奶粉质量管控可谓动作频频,然而这些政策却经常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的评论。所以对于此次政策调整对奶粉行业的实际影响,笔者认为其实际效果依然有待事实检验,但是从整个行业的发展大趋势来看,政策的出台依然给出了又一积极正面的信号。
此次新通过的法案中,备受关注并被一致叫好的就是奶粉配方“备案”改为“注册管理”。那么,“备案”和“注册管理”到底有什么不同呢?对此,笔者特别询问了食药监的相关工作人员,他们告诉笔者,原先的奶粉备案,主要是企业方提供奶粉配方资料、企业生产资质等材料由专家进行预审,审核通过后在食药监登记。据笔者了解,这种备案制度只是让管理部门知道该公司用哪些配方生产了哪些奶粉,起到的只是一个登记作用,对配方本身并没有提出要求,它更多的强调的是一种对企业的自律。也就是说奶粉配方备案制度对于食药监来说,它的最大作用,在于让其掌握了第一手的企业奶粉数量、品牌资料。让其相对准确的了解到目前市面上的这些五花八门的奶粉品牌到底出自哪里。
而奶粉配方注册,则意味着该配方需经监管部门审核通过、领取相关生产证后,才能生产。“备案”与“注册”最大的区别就体现在“审核“上。可以说,“注册”比“备案”更进了一步,从原先只是了解情况到现在的审查,对配方的管理更严格了。从这个层面上讲,,这是进步的,也是此政策被看好的原因所在。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审核,食药监的工作人员并没有给出答复,相关”审核“细则也并没有出台。对此,一些业内人士给出了自己的预测,有声音认为奶粉配方注册制将做到一个品牌对应一个配方,这就意味着过去多品牌对应同一个配方的个性化定制企业将受到很大的影响。但很快也有其他人士提出辟谣“实际上,此次修改并不是要求一个品牌只能有一个配方。”该人士解释,按其理解,国家和监管部门的意思,应是限制企业有太多配方。
笔者认为,这些人士基本上已经点到了配方注册制的痛点和难点,一个企业到底该具备多少配方才合理?笔者觉得这个数量很难给出一个具体数值,具体需要根据每个企业的研发实力来进行划分,如果简单划定一个数未免过于简单粗暴。不过从另一角度来看,对于目前市面上出现的一个品牌下面攀附十几甚至数十个子品牌或者子系列的情况,绝对有理由怀疑其是居心叵测但是又过于天真的“狡兔三窟”行为。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