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困境,怎么办?中国奶业开始了艰难的转型升级之路。7年过去,从生产环节到收购环节再到加工环节,中国奶业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生产环节,奶牛养殖标准化、规模化程度大幅提高。数据显示,奶牛100头以上的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达到45%,比2008年提高25个百分点,乳品企业加快建设稳定可控的奶源基地,2014年全国乳品企业自建和参股的奶源基地比重超过20%。在收购环节,奶站数量减少,监管加强,机械化挤奶率达到90%,大大减少了奶源受污染的可能。在加工环节,我国对婴幼儿乳粉企业的生产加工实行药品等级的监管,淘汰了一批落后企业。
因此,探讨中国奶是否安全、放心,必须客观看到奶业发展取得的进步。同时,对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保持清醒的认识。由于奶业链条较长,生鲜奶区域性也很强,哪一个环节不到位,就可能出问题;有时个别产品和地方出问题,也容易对整个产业造成冲击。再加上我国农业开放度较高,国内外乳制品价格倒挂也导致进口奶对乳业冲击加大。
当前我国奶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关口,没有捷径可走,必须把质量作为企业的生命,将优质安全视为现代奶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前几天召开的中国奶业D20峰会上,国内20家乳品企业集中展示了转变发展方式后的成果,令人振奋。目前我国人均奶类占有量为33公斤,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随着人口增长、城镇化水平提升,优质乳品需求正在全面释放,品质愈加成为中国乳业迎接国际挑战、推进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
提升奶业品质,需要多方合力。从政府层面来说,要做好规则、规划的制定工作,对涉及奶业发展的标准法规要不断完善;其次是发挥好监管职能,把好乳制品生产、加工、流通等每一道关口;同时完善奶业扶持政策,引导奶农、乳品企业标准化生产,加大财政、金融和保险等方面支持力度,还要建立生产消费预警机制,防止生产和价格大起大落。
乳品企业要对质量有敬畏之心,把质量作为奶业的生命线。坚持质量至上的原则,用过硬的质量培育产品品牌,树立企业声誉,重塑消费者对国产乳品的信心。同时积极探索农牧、种养加结合模式,推进奶业一体化发展。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