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的消费者可能会发现,目前市场上的国产常温牛奶的保质期一般最多为六个月,而部分进口的牛奶产品的保质期却可以达到一年甚至更长。一些消费者亦认为更长的保质期意味着更先进的生产工艺和保存技术。
实际上,王丁棉表示,目前国内外的杀菌技术和工艺水准是基本一样的。要把常温奶的保质期延长到一年甚至更长,技术上是可以做到的,就是提高杀菌的温度和时间。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一些蛋白质等营养成分会有更多的流失,对产品的营养性有很大的破坏。
同时,王丁棉提到,由于乳制品的包装密封性并不完美,时间长了容易发生漏气,导致乳品发生氧化等化学反应,因此有些乳制品即使并没有过保质期,也有变质的风险。
在质检总局公布的11月进境不合格食品、化妆品信息中,有26批次乳制品的不合格原因为大肠杆菌、霉菌等微生物超标。专家表示,菌落超标、大肠杆菌或霉菌超标的食品,可能导致食物中毒,出现腹痛腹泻,霉菌超标的危险性、毒性更大。
而微生物超标,也反映出产品在生产、运输等环节卫生条件把控不严,产品受到污染或变质。
乳业专家宋亮更指出,目前中国市场上出现的部分进口乳制品,有一部分是国外厂商为中国消费者“量身定做”的长保质期产品,或者干脆以超高温灭菌处理的奶冒充营养保留更为完整的巴氏奶。“国外的优质奶源,经过不适当的工艺处理,以及长时间的运输,哪怕质量没有问题,其品质也比国内的乳制品差。”
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国际食品安全环境,质检总局表示,2016年,我国将开展进口食品“清源”行动计划,加强境外体系和企业实地检查,推动进口食品随附官方证书全覆盖,开展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食用植物油、酒类和出口水产品、供港食品等重点敏感食品专项治理。
对于消费者,购买进口食品一定要注意“三看”,第一进口食品包装上须有中文标签,消费者可通过标签详细了解产品的产地、生产日期、经销商等信息;第二看包装上是否有CIQ(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标志;第三看经销商有无进口食品卫生证书,避免买到不合格产品危害身体健康。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