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事件后中国民众对国产乳制品就已经心存芥蒂了,祸不单行,随后的几年中,深受民众信任的国产知名品牌如伊利蒙牛又纷纷曝出质量问题,极度信任被欺骗后产生的信任危机,使百姓对国产奶粉彻底失去了信心甚至是排斥。中国乳制品业前景一落千丈。但是,随着二胎政策放开,引发众网民热议的同时给我国的乳粉行业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挑战,众多中外乳企开始纷纷布局中国市场,争抢这块百亿元级别的经济大蛋糕。
前瞻产业研究院研究预计,即便保守估算,我国每年新增婴儿数量保持在1600万人以上,那么0-3岁的婴儿将维持在5000万左右,按照0-6个月的婴儿母乳喂养率为28%,0-1岁婴儿每月消费3.6公斤奶粉,1-2岁婴儿每月消费1.8公斤奶粉,2-3岁婴儿每月消费0.9公斤奶粉来测算,我国婴幼儿奶粉的市场容量为70万吨。而且,以上只是保守估算,开放全面二孩后需求量大概能到80万吨。此外,在全面放开二胎后,出生的高峰将延续5至8年,新生婴儿数量的增多给乳制品等行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未来几年的发展将再次得以加速。
面对这样的机遇和挑战,中国乳制品业该如何把握这次机会,让国名早日对国产牛奶重拾信心呢?
加强奶源基地建设
奶源基地是奶业发展的基础,对于乳企来说,得奶源者得天下,所以乳品企业要加强奶源基地建设。过去很长时间,国内的奶牛饲养一直是个体饲养和庭院饲养为主,饲养模式、条件相对落后,奶源建设滞后,这些严重制约了乳品行业的发展。一些大的乳品企业集团看到了这个问题,并着力解决。经过几年的建设,伊利、蒙牛等乳业巨头已经形成了各自的奶源基地布局,并已经开始从北方奶源带向中原和南方拓展。以中原重镇武汉为例,随着武汉奶业销量的飞速提高,伊利、蒙牛、光明三大巨头今年都将在武汉建立奶源基地和生态牧场。
奶源基地建设,要重视区域布局,还要从硬件、软件上加大投入,要建设现代化奶站,增加先进的设备装备,注重奶牛的品种改良,还要从饲料、饲养管理、疫病防治、机械挤奶、冷链运输等多方面加强管理和建设,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养殖。
对奶农实施优惠政策
饲料上涨,而牛奶的收购价却维持在旧的水平,甚至有的奶制品加工企业为了转嫁成本上涨的压力,开始压缩奶农的利润,导致40%的奶牛养殖户亏损,甚至出现了杀牛卖牛、倒奶的现象。在全球奶品一致攀升、德国奶农挂笑脸时,中国奶农却在抹眼泪,中国奶农沦为最大受害者。这削减了奶农的养殖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恶化了中国乳业的发展环境。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