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中国市场,“三聚氰胺”等事件后,为了减少原料过于分散带来的风险,我国开始发展由企业投资建设的数千乃至上万头奶牛的大规模牧场。
乳业专家王丁棉此前表示,之前我们很多是小型牧场,可能也就100多头牛,最大的400多头,忽然要做大型牧场,数量达到1万多头,这是两个极端。万头牧场这不仅加大了管理难度,也带来了更大的疫情风险。
实际上,从乳制品产业链来看,原料来源分散,对保鲜要求很高,对冷链运输的依赖性也很大。在原料采集和运输过程涉及环节很多,稍一不慎就会产生质量问题。而荷兰牧场平均只有约85头产奶牛,却在上百年时间内一直保持着很高的乳品质量安全。
“从牧场奶牛数量上,我建议不能超过5000,超过5000很多风险就来了。一旦号召兴建大规模牧场,企业不再收购散户奶,农民就不得不杀牛退出行业,但是大型牧场在一定时间内又跟不上,奶源就很难供应。”王丁棉说,“其实从中国的土地、饲料供应、规模效应等来看,最好还是家庭牧场,300头~1000头左右,这种牧场直接对牛奶厂,中间不要奶贩子。”
监管部门只有一个
记者注意到,荷兰对于乳制品全产业链的监管只有一个部门。菲仕兰质量控制总监SuzanHorst告诉记者,“牛奶方面,在农业部下属的半独立的机构,荷兰牛奶及乳制品监督管理局(COKZ)来专门做乳业和牛奶方面的监管。
COKZ是由荷兰政府设立,负责监管荷兰乳品行业是否合规,为荷兰生产的乳制品提供安全质量保证的乳及乳制品监管机构,负责乳品企业的检查工作。
然而在中国,产品、生产、流通都是不同部门负责,王丁棉告诉记者,对于乳业的监管原料基本是农业部在管,生产环节是质监部门负责,流通是工商部门在管。
在王丁棉看来,一个部门全部管到底最好,这样就会全权负责到底,处理事情会快一点。”中国乳业监管现在是各个部门管一段,比如说奶源,农业部门管到送到你厂门口为止,进了工厂以后你在里面添加什么成份与我无关,所以有企业使用过期原料农业部就管不到了。“
但王丁棉同时表示,目前在我们现有体系之下,不实行分段管理也较难,”一管到底“的模式还不成熟,”但是也要逐步改革,比如通过政府主导的改革或者企业自主改革,作为管理上的先进经验。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