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端零售市场上,大量的洋牛奶、洋奶粉涌入中国市场,与国产奶展开竞争,直接威胁我国奶牛养殖业和奶农利益。
调整奶业结构,用好“看得见的手”
当前,奶价的波动是我国奶业处于转型期出现的“阵痛”: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快速推进,由此导致的养殖散户迅速退出、奶农利益受损。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市场竞争下优胜劣汰的结果。但是,奶价大起大落,需要用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来调节。
袁运生表示,要解决奶价的大起大落,各地需要成立省级的奶业综合协调部门,通过完善科学的“第一链接”、生鲜乳协调机制等,防止生鲜乳价格剧烈波动。同时,开展第三方生鲜乳质量检测。 锡林浩特市农牧业局副局长乔振国也建议,由物价部门和畜牧兽医部门、企业、奶站、奶农等成立价格协调委员会,协商分地区的指导价,一定程度上保障奶农的利益。
中国奶业协会副理事长、育种委员会主任张沅认为,短期内要整体提高我国乳业竞争力,就要从推广先进的奶牛养殖模式入手,“无论是中小养殖规模的奶农,还是大规模养殖企业,都应该着手改进饲喂工艺,提升牛奶的质量,同时加强安全监控,才可以较快见效。”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