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奶杀牛”现象背后是中国乳业从区域市场、全国市场,走向全球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表现。中国乳业经过30年的发展,从区域市场竞争发展到全国市场的竞争,随着上海自贸区的建立,以及中新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中澳自由贸易协定实质性谈判的结束,中国乳业进入到全球市场的竞争行列。全球奶源的供给和价格变化直接影响、冲击国内乳品企业的生产经营, 2008年至2013年,我国进口乳制品从35万吨增至159万吨,年均增长35%,奶粉进口从10.1万吨增至85.4万吨,年均增长53%,奶源自给率则从95%下降到了78%。2014年国际奶粉价格大幅下滑,从2014年1月份到2014年10月,新西兰进口奶粉价格从42000元/吨跌到21000元/吨,乳品企业调整了部分产品的生产配方,用奶粉替代生鲜乳,减少了生鲜乳的使用量,进口增长冲击是此次奶源过剩的主要原因。
“倒奶杀牛”现象折射出目前我国液态奶供给结构与居民消费结构不匹配,不能满足居民消费选择多样化的需求。目前,我国液态奶中常温奶约占70%,低温奶(保鲜奶)仅占30%,这种不合理的产品结构有利于大量奶粉的进口,却不利于国内鲜奶的收购与加工。目前我国液态奶的产品结构具有满足过去模仿型排浪式消费的特征,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这就要求乳制品企业不断进行产品创新,特别是扩大差异化鲜奶产品的供给,既可以满足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需求,又可以增加对鲜奶的收购与加工规模,也可以避免消费者“用脚投票”使市场销售受挫、市场占有率下降。
“倒奶杀牛”现象背后反映着农产品市场容易出现“市场失灵”,需要政府的有效干预。“倒奶杀牛”事件出现后,农业部通过协调乳品企业增加收购、启动奶业生产监测、加大政策扶持和救助力度,处理卖奶难,保护奶农利益、稳定奶业生产。事实上,乳制品属于农产品,具有农产品的周期性特征,农产品的生产难逃“蛛网模型”的怪圈,极易发生丰产不丰收的“谷贱伤农”事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是古典的自由放任的市场,市场在农业领域往往表现的是“失灵”,因此各国政府都通过各种各样的财政政策对农业生产和农业品给予补贴。
虽然此次“倒奶杀牛”是一次非典型的供给过剩事件,但是,我国政府及时出台保护奶农利益、稳定奶业生产的措施。措施之后,更需要重新梳理全球竞争格局下中国乳业的产业链与价值链,重构经济新常态下中国乳业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赵海东 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内蒙古大学经管学院教授)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