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90px

670*90px
960*182px

还原奶大行其道 散户奶农补贴遇政策空条

来源:中国乳业新闻网 | 作者:佚名 | 2015年1月21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规模化牧场与大型乳品企业签订协议,虽然收购价从每公斤6.2元下降到4.5元,但对牧场来说仍有利润空间。而散户的奶源收购价格却下跌得非常厉害,最低的基本到过1.6元/公斤,跌破成本价后,奶农被逼只能选择倒奶、卖牛。

  对于倒奶事件将持续到什么时候?王丁棉表示,要看政府出手的程度和乳品企业的态度,市场经济下不能强迫大企业收奶,如果政府没有好的措施出台,奶还会倒下去,牛还会杀下去。

  1月7日,农业部下发《关于协调处理卖奶难稳定奶业生产的紧急通知》称,保证生鲜乳正常销售是当务之急,要密切监测生鲜乳销售形势,通过各种形式督促乳品企业履行收购合同,积极收购,善待奶农,共渡难关,力争做到不拒收、不倒奶、少限收、少卖牛。已派出督导组赴河北、山东、山西等奶业主产省检查指导解决“卖奶难”问题。

  “抓大灭小”政策后遗症显现

  对于“倒奶事件”的主要原因,王丁棉认为,饲料售价高位不下,人工等养殖成本上升,奶价不稳甚至下跌,乳企压价伤农,过多使用进口奶粉而减少使用本地奶源,这些都是导致奶农杀牛卖牛的主要原因。不过最关键的还不是这些,“抓大灭小”政策问题带来的后遗症才是本次倒奶事件的根本原因。

  据了解,原来乳品行业大大小小的加工企业有2000家左右,国家希望提高乳制品加工企业的集中度,2011年3月底,全国各地开始对乳制品生产企业生产许可证进行重新审核,有1176家企业提交了申请材料,只有643家企业通过审核,而这其中仅婴幼儿奶粉企业就占到了114家。

  “整个乳品行业一下子少了三分之二的加工企业,那么砍掉中小企业的后遗症也随之而来。由于很多中小企业都是收购当地奶源来加工,但因为没有获得牌照,这些中小企业只能退出市场,很多将原奶喷成大包粉的加工企业也关了门,留下的600多家乳品加工企业根本支撑不了全国奶源的收购加工。那么在国际奶价大幅下降的时候,倒奶卖牛问题立刻显现。”王丁棉说。

  他认为,很多中小企业出局后,腾出了很大的空间给大企业。这些大企业虽然市场份额越来越大,从几十亿元增至几百亿元,但大企业并不愿意收购奶农的奶,即使收购也是给农民压价,与奶农对抗。这些大企业除了有一部分与规模化牧场合作的奶源外,都去国外购买便宜的大包粉或去国外建厂,最终将国内奶农逼上绝路。

  一位不愿意透露企业名字的大型乳品企业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他们不愿意收购散户牛奶的原因是考虑产品安全问题,其次是奶农所养的奶牛可能到了淘汰的年龄,但仍在饲养,所产牛奶质量达不到企业要求。

123

上篇:

下篇:

来源(中国乳业新闻网) 作者(佚名) 阅读()
相关内容
    contact us电话:0931-2129298 2124602 2124606  传真:0931-2134318  地址: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定西南路225号(730000)
    100*100px
    Copyright @ 2013-  陇ICP备2021001777号 版权所有:中国干酪素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甘公网安备 623001020000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