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90px

670*90px
960*182px

“倒牛奶”是转型升级的痛感

来源:中国乳业新闻网 | 作者:佚名 | 2015年5月6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近年来,“奶农倒奶”在我国多地上演。最新的一起发生在青海。青海是我国西部重要乳品生产地区之一,今年以来,大通、湟中等奶牛养殖主产区,牛奶价格一路走跌,比矿泉水还便宜,部分奶农不得不忍痛卖掉奶牛,倒掉鲜奶。

  产品卖不出去,在过去西方是经济危机的表现,现在,主要原因被认为是产能过剩。奶农卖牛倒奶,跟当地乳制品企业盲目发展重复建设有一定关系,表面上看也确实反映了供求矛盾,但在根本上,这不是一个产能过剩问题,而是中国乳业产业升级转型难题的一个表征,是转型升级的痛感。

  痛感首先来自中国乳业的内忧。三聚氰胺事件使中国乳业形象几立于悬崖绝壁,其后虽有多次治理整顿,但始终难以恢复消费者对国产奶的信心,加上中国乳业生产自身还存在的各种问题,导致国人消费信心不足。今年4月初,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做了一次民意调查,调?私峁?允居?1%的受访者认为国产奶粉不够安全。消费信心低迷,会影响上游生产,这是经济学常识。

  痛感也来自洋奶粉抢占市场的“外患”。中国进口奶粉在2005年只有3800吨,2010年1.59万吨,2013年则到了18.45万吨,洋奶粉进入的迅猛之势,极大触动了中国乳业链条的不稳定性。没有压力的时候,靠传统方式日子也能过得滋润,洋产品进入,就是标准的进入、品牌的进入,奶粉领域的洋土冲突,实际上就是标准的冲突、品牌的对抗。

  正是在这种局面下,中国乳业现在每走一步,都会对旧有的模式形成冲撞,每过一槛,都会对既有的体制带来影响。奶农卖牛倒奶,是乳业生产链条遭遇转型升级时的“适应不良综合征”,奶品质量标准提高,层层传导,奶农作为链条最弱势的一环,面对震荡几无抵抗之力。

  可以想见,这种震荡和痛感还会持续。目前27个国家共1686家境外乳业获得准入中国市场销售的许可认证,随着中澳自由贸易协定一旦签署,澳奶制品行业关税在4年内取消,世界乳业品牌还将在更大的程度上对中国市场带来影响。如果说,三聚氰胺等事件制造了中国乳业的灾难,让中国的食品问题长期以来被“安全”这两个字困扰,那么世界乳业市场的深度重构,中国乳业转型升级的紧迫性,就不仅要求中国乳业必须走出“安全”困境,更要以品质在乳业市场里挺立位置。中国乳业转型之难、之痛,根基在安全,未来则在品质。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和国民对安全、品质的巨大需求相比,其产能恰恰还不足。

  乳业震荡和波动对一个地方经济社会的影响,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几何,旁观者也许很难有切身感受。但每个地方都有从历史中长成繁荣起来的产业,它们浸入经济社会运行的血脉,它们的命运往往都构成当地重大关切和思索的课题,转型升级的课题是共同的。不早一点摆在心上,就会付出代价,痛感总有一天会到来,逼着你转型,逼着你升级,警示也是共通的。

12

上篇:

下篇:

来源(中国乳业新闻网) 作者(佚名) 阅读()
相关内容
    contact us电话:0931-2129298 2124602 2124606  传真:0931-2134318  地址: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定西南路225号(730000)
    100*100px
    Copyright @ 2013-  陇ICP备2021001777号 版权所有:中国干酪素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甘公网安备 623001020000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