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乳业仍在经历“降温”大考:原奶价格持续走低、进口乳品冲击、供过于求等问题,使得奶农忍痛“倒奶”、“杀牛”,奶企积压大批奶粉,几十亿资金被占。如何在“奶荒”与“奶剩”之间走出一条“奶平衡”的道路?带着一系列的问题,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专访了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
中国经济导报:有养殖户向记者反映,此前“三氯氰胺”事件主要是奶贩子为谋取非法利益而为,并没有哪个养殖户和乳企会这样做。但现在,奶贩子仍有市场,他们的存在对奶农的利益以及整个乳业健康发展都存在一定隐患,您怎么看?
宋亮:奶贩子出现的原因是由于中国奶牛养殖配套的挤奶、运奶设施落后,,但根源在于养殖与加工企业之间合作关系衔接不够紧密,因此,出现了第三方利益群体,从事挤奶、原奶运输工作(较为规范的是奶站,不规范的为奶贩子)。
中国乳业最大的问题在于上游养殖与下游加工尚未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分担”的一体化合作模式。这需要从根本上提升养殖企业或者养殖户的市场地位,可通过加快推进农村养殖合作社、家庭牧场的发展来获得提升,从而为形成上下游一体化发展奠定基础。这也将从根本上消除奶贩子及奶站环节。
中国经济导报:在您看来,“倒奶”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中国原奶价格远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是两者矛盾激化的一个缩影。那么中国原奶价格高的原因是什么?
宋亮:长期来看,国内高价原奶将成为抑制奶牛养殖健康发展的根本障碍。但我认为,国内原奶价格劣势是阶段性的,它是中国养殖业现代化转型必然经历的过程。
事实上,近些年国内原奶价格高涨,并高于国际市场,是饲料、人工成本上涨带来的。根本原因有三:一是家庭牧场、专业合作社等产业组织模式发展滞后,养殖积极性被严重挫伤,奶源供应不稳定。产业组织模式
现代化发展,有助于提高养殖户市场地位,增强加工企业博弈能力,提升养殖积极性,从而为实现与加工形成专业分工、合作互补,利益分享、风险分担一体化发展的合作模式奠定基础。二是转型发展带来的产业链“系统性”成本高,主要表现为配套的饲料、防疫、挤奶、配种、运输等未形成较好规模,布局结构不合理,防疫体系分散不统一,没与养殖同步发展。三是规模化发展方向偏差。万头以上大规模养殖,因饲料供应半径过大,集中饲养带来防疫、粪污处理等问题,是典型的高投入高产出,而大规模牧场高价奶成为国内原奶价格整体上涨的原因之一。
中国经济导报:“倒奶”、“杀牛”事件持续至今仍未降温。但细回顾,2013年曾出现了“奶荒”,为何不到一年后就会出现“奶剩”的危机?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