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实用临床布鲁氏菌病》,布鲁氏菌病(下称“布病”)是由一种可以进入细胞内的布鲁氏菌感染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它是由患病的羊、牛等传染给人的,人际间不会传染。主要通过皮肤、黏膜、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临床症状为长期发热、多汗、全身乏力、关节肌肉疼痛等症状,以及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睾丸肿大、关节肿痛等。
该书由黑龙江农垦总局总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李福兴主编。黑龙江农垦总局总医院布病专科是全国第一家专门诊治布病患者的专科病房,上世纪80年代组建,是中国最权威的布病专科医院之一。2011年东北农业大学28名学生做实验感染布病后,在该科室治愈。
李福兴表示,近年来布病疫情明显回升,在该院,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每天来门诊就诊的布病患者也就几个或十来个,而这几年每天的布病患者门诊量都在二三十人,最多时可达到50人,另外住院患者也很多,大部分时间住院的布病患者都在100多人。
由于布病是国家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病种,国家卫生部门要求每月每年都公布发病数及死亡数。本报记者梳理公开数据发现,2003~2014年,12年间,中国的布病发病人数从6448例猛增到57222例。
一位研究人员对记者表示,人际间通常是不传播布病的,人感染主要是因为跟动物接触。根据卫生部门的数据,人际间布病发病数呈直线上升趋势,其原因是动物布病疫情的流行。
建国初期,国家对布病的防治非常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后,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但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从事兽医、饲养、屠宰、肉类及皮毛收购、加工等工作的职业人群大幅增长,牲畜的自由买卖和牲畜的异地流通量加大,以及布病本身的变异等因素,致使布病疫情明显回升。
根据2009年内蒙古农业大学的一篇硕士论文《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子分型研究》,全国有25个省区市的人、畜有布病的存在和流行,约3.5亿人受布病威胁,有1200多个县是布病重灾区。
这一论文的作者伊日盖表示,1994年开始,我国布病疫情回升,2000年以后呈迅速增长趋势,从2007~2008年的人畜间布病检测情况看,奶牛和人患布病的发病率都呈明显上升趋势。
前述研究人员表示,羊群布病对人的危害性最大,依次为猪布病和牛布病,但猪布病疫情存在但不严重。他说,对于畜类的布病,经费投入的不足让地方政府陷入两难,若上报疫情,则没有足够经费去屠宰、淘汰病牛;若不上报,检疫就没有意义。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