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第一届中荷乳品产业链安全研讨会在荷兰召开后,第二届研讨会以“中荷乳业的丝绸之路”为主题,日前在中国乳业摇篮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与会的监管部门官员、行业代表和专家就中荷两国乳业产业链现状和趋势、荷兰乳业模式和质量保证体系以及乳制品风险管理和标准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讨论。
从严监管:国内外乳业面临的共同趋势
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一条规定: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实施从原料进厂到成品出厂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对出厂的婴幼儿配方食品实施主要批次检验,保障食品安全。条款还对原料符合相关标准、配方向监管部门备案、产品配方提交注册等都做出了非常详细的规定。
今年5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对2014年婴幼儿配方乳粉监督抽检情况做了通报:覆盖国内100家生产企业的产品和部分进口产品,抽检样品1565批次,检出不合格样品48批次,涉及23家国内生产企业和4家进口经销商。此后三个月内,连续进行了七次抽检,并发布了相关审计报告。
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姜毓君在提供上述数据后慨叹:“监管力度可见一斑。”
这种严苛的要求符合全球从严监管食品安全的总体趋势。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为例,其为婴幼儿奶粉定下的标准更高,不仅包括安全性,还有营养和配方的明确规定。其中,在2014年6月,fda要求当年12月8日以后的上市产品,需要经过15周的临床试验评价,更为严格的良好生产规范条件要求企业在今年11月12日达到。
国际经验:有助中国解决乳业严峻问题
从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以来,中国消费者对国产婴幼儿乳品的信心降到冰点。此后,虽然经过全体乳业的持续努力,但仍然不能让这类特殊乳品的消费群体集体回归。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表示,从标准、配方和设备上看,中国乳制品质量是可信的。“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重塑中国乳品业的尊严,重新恢复老百姓的信任,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除了乳制品消费信心不足问题,国家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陈卫教授还提出更多严峻问题——奶源建设薄弱,乳品质量不稳定;乳业大型装备、自主知识产权菌种与技术等相关环节滞后,竞争力不强;乳业产业链延伸不足,利润空间较小;乳业整体进口依赖度大,乳业安全存在挑战;销售模式单一,缺乏创新。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