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奶修复消费者信心的九年,亦是洋奶粉在中国风生水起之时光。从最初在大城市摧城拔寨,到如今在小县城逐步布局,从中外奶企的频频“联姻”,到贴牌洋奶粉的兴起与整顿,洋奶粉见证了中国奶业的九年成长历程。
“洋奶粉在中国,最好的时光是2008年至2015年,最近两年增长速度稍弱。”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乳业专家冯启对南方周末说,“现在进入一个比较均衡的态势。”
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重创国产奶业以来,洋奶粉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一直居高不下。南方周末从海关总署了解到,经由海关渠道进口到中国的奶粉,从2007年的9.8万吨增长到2016年的82.6万吨,市场价值翻了十余倍。
国产奶修复消费者信心的九年,亦是洋奶粉在中国风生水起之时光。从最初在大城市摧城拔寨,到如今在小县城逐步布局,从中外奶企的频频“联姻”,到“假洋鬼子”的兴起与整顿,洋奶粉见证了中国奶业的九年筚路蓝缕。
涨价风波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是中国奶业的分水岭,国产奶粉品牌遭受重创,洋奶粉伺机崛起。根据知名市场调研公司尼尔森的数据,2009年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中,洋奶粉品牌多美滋、美赞臣和惠氏的市场份额分别仅为14.2%、11.6%和8%。此后,雅培、雀巢、美赞臣、惠氏等品牌几乎垄断了一线城市的高端奶粉市场。
在2008年至2013年间,洋奶粉的价格更是经历了“你方涨罢我再涨”的局面。如雀巢,到了2012年,相比2008年,其旗下产品每罐价格少则提高50元,多则超过100元。
“那时候价格一直在抬升,2013年的时候很多地方的奶粉都达到400块钱一罐,这就有点太高了。”冯启说。
直到2013年7月,国家发改委开始对多家乳粉企业进行反垄断调查,称有证据表明,这些企业的产品在中国市场价格偏高,从2008年以来涨价幅度达30%左右,涉嫌价格纵向垄断。
很快,惠氏营养品(中国)有限公司公关总监曹敬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公司自查发现,在经营活动过程中涉嫌对经销商和零售商进行价格控制的做法。”为此,惠氏立即宣布并开展主要产品降价活动,平均降幅11%,其中单品最高降价幅度达20%。
约一个月后,国家发改委对合生元等6家乳粉企业开出了约6.7亿元的天价罚单。其中最高的是美赞臣,被罚超2亿元,为该企业2012年度销售额的4%。反垄断问题专家、中国社科院教授王晓晔曾对媒体表示,此次罚款额之大,是“创纪录、破天荒的”。
“当时价格被压了一下,但是高端产品价格没有降低,第二年又反弹了。”中国奶业协会原常务理事王丁棉说,“现在价格也是偏高,国际上平均是120元一罐,我们是在250元以上。”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