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涨价,洋奶粉品牌还在国内建设研发与生产基地。2009年,雅培建立起上海研发中心,还在广州建设雅培全球第12个营养品工厂。2010年6月,美赞臣在广州建立了中国首个由婴幼儿奶粉品牌全资拥有的专注于婴幼儿营养的科研中心。2014年,惠氏也在中国正式成立惠氏营养科学中心。
美赞臣婴幼儿科研中心奠基仪式举办后,当时其首席执行官史蒂芬·高斯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应该会成为美赞臣未来最大的市场。仅仅约一年半后,科研中心正式落成,史蒂芬·高斯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中国已成为美赞臣最重要的市场”。
跨境购浪潮
伴随着洋奶粉的崛起和互联网的发展,跨境购也发展起来了。
海外代购模式是跨境购里发展较早的。2014年,被业界称为跨境电商“元年”。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向南方周末列举了一串数据:2014年中国传统贸易进口渠道中,婴幼儿配方奶粉约为12.14万吨,2015年为17.6万吨,2016年为22万吨;而跨境购进口的增速同样迅猛:2015年10万吨,2016年达15万吨。
“由于跨境购的发展,外资在华的价格体系也同时受到国际价格体系的波及。”宋亮举例,“比如美国一款品牌的奶粉在中国售价300元,在美国售价150元,现在通过跨境购进来了,售价比中国的低,因为中国渠道商多,价格就贵了。”他进一步解释,雅培等国外品牌在中国深耕多年,渠道建设费用不菲。
而海外代购的售价更是便宜,身在澳大利亚的海外代购新手张筠(化名)告诉南方周末,同款奶粉,她报价780元,而在天猫店,标价为1197元,还预计有142.44元进口税。“我这种属于良心代购,奶粉一罐一般加50元人民币代购费。”张筠说。
奶粉代购大潮引起了当地关切。中国香港地区于2013年3月开始实施限购令:在没有申报的情况下,离开香港的16岁以上人士每人每天不得携带总净重超过1.8公斤的婴儿配方奶粉——相当于普通的两罐900克奶粉。德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也对奶粉发布了限购令。
不过,即使颁布了限购令,一些境外的超市、药店里,奶粉也经常被国人买断货。“基本上你去十趟、二十趟,能有一趟碰上有的话,就是幸运的,我几乎每一次去都没有货。”张筠说。
在中国的进与退
在洋奶粉势头强劲的背景下,一些国内企业选择到海外投资、建厂。
早在2010年,光明乳业就以8200万新西兰元(现在约合人民币3.9亿元)控制新莱特乳业51%股份。而在2011年3月,澳优乳业出资1600万欧元(现在约合人民币1.2亿元)收购了荷兰乳企海普诺凯乳业集团51%的股份。蒙牛、伊利、贝因美、飞鹤、圣元等也相继到海外投资、建设工厂和研发中心。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