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企库存压力激增
目前,不少媒体和业内专家将本次“倒奶”事件归咎于进口乳品数量激增是不无道理的。数据显示,2014年1—9月,包括常温奶和乳粉在内,国内乳制品进口量共计149.86万吨,同比增长36.5%,预计2014年全年可达180万吨。
如果将这些进口乳品按照1:9全部折算原奶,那就是1350万—1400万吨,而2013年中国泌乳奶牛的总产量为3649万吨,也就是说,2014年进口乳品数量已经占到全国总产奶量的近3成。
山东奶业协会会长张志民分析称,“2013年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出现的暂时性‘奶荒’,导致国内奶粉进口商和下游乳企对2014年的奶源供需形势作出了误判,于是从2013年第三季度到2014年上半年大量进口和囤积乳粉。”
而在采访中,一家乳企的负责人也证实了张志民的判断。“由于2013年的‘奶荒’和恒天然事件导致的断奶后,很多乳企都大规模囤奶,而且基本上都是在高价位进的货。可是从2014年3月开始,新西兰和欧盟的原奶价格就开始一路下跌,相比中国乳企进货时,跌幅已经达30%—40%。在这种情况下,乳企不仅要承担价差损失,还要消化存货,自然只能减少或压价收购原奶。”这位负责人解释说。
不仅是中小型乳企库存压力陡增,高企的存货也成为吞噬上市公司利润的重要原因。记者研究光明乳业2014年三季报发现,该公司前三季度就计提存货损失8650万元,计提比率约为14%,其中第三季度计提4891万元。从中报库存的细分数据来看,28亿元的存货中原材料(大包粉)占14亿元(其中2014年新增高价粉为9亿)。
2014年半年报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蒙牛存货为44.6亿元,与年初相比增长72.9%。事实上,2014年9月,蒙牛乳业就曾经大幅下调了对山东一些奶牛养殖场原奶的收购价。当时蒙牛给出的理由就包括:受国外进口原料粉价格大幅下降影响,公司减少了对国内原奶的需求。
进口粉冲击国产工业粉
对于将进口大包粉制成还原奶进行销售的猜测,多家乳企的工作人员都向记者表示,还原奶的制作工艺和设备与普通液体奶存在很大的差别,大型集约化生产的乳企不会因为短时间内原料价格的波动而改变生产流程。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