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90px

670*90px
960*182px

让中国乳品领“鲜”世界

来源:中国乳制品网 | 作者:佚名 | 2015年4月15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又是一年春草绿,伊利集团遍布在华中、华北、东北、西北等几大著名养牛带上的奶牛们次第吃上新鲜“细粮”。听着4月1日这天淅淅沥沥的雨声,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张剑秋却在想,新西兰不会又旱了吧?因为2013年新西兰牧业大旱,每吨奶粉从2万元涨到5万元,间接影响到中国多地超市供应不足;2014年牧业大熟,新西兰奶粉从每吨5万元降到1.8万元,又影响到全国原奶总量进一步攀高。“经济全球化,从来没有像今天在乳业这么明显。”

  “一只蝴蝶振翅”都会吸引伊利人的目光,还因为他们已经初步完成了“全球织网”。截至2014年底,伊利与美国最大的牛奶公司DFA达成战略合作,与意大利斯嘉达合作的液态奶产品成功上市,在新西兰投资建设的大洋洲生产基地已完成投资30亿元。

  牧野创新:

  伊利奶农和美国奶农成功握手

  早上5点30分,赵国梁开始进入他的“奶牛时间”:翻检奶牛的食槽,了解奶牛昨晚的进食情况;跪试奶牛的沙床,看看奶牛一夜休息如何;查看挤奶设备,是否正常工作……作为伊利集团畜牧公司哈沙图牧场的场长,赵国梁事无巨细地呵护着这2800头“黑白花宝贝”。

  赵国梁的父亲赵众也是敕勒川上养牛人,最多时养到12头牛。赵国梁在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毕业后选择养牛时,父亲生气了:“我一个农民养了这么多年牛,你大学毕业了又去养牛,能有啥出息?”

  两代养牛人亲历了伊利集团对农村牧区一家一户养牛的流程再造。伊利集团从“公司+农户”到“公司+牧场小区+奶户”,再到“奶联社”——主张奶农在自愿的前提下将自己的奶牛交由奶联社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收奶、统一验质、统一交售,最后过渡到“公司+规范化牧场”,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中国特色的乳业生产道路。赵家父子也进入到这个流程,赵众经历了从“分散饲养、集中挤奶”到进入牧场小区,赵国梁则于2008年顺利进入伊利集团。兽医、繁育、饲料,包括作为优秀员工被派去美国学习,赵国梁几乎在牧场的每一个岗位上都工作过,直到担任哈沙图牧场场长。老赵养的一头牛每天最多能产30斤奶,现在小赵牧场上的奶牛平均单产60斤,而且规模化、标准化。不仅敕勒川上老父亲认可了他的“出息”,美国牧场主莱恩哈代来伊利考察后,也幽默地表示,“我要考虑把我的奶牛从美国运到这里来养!”

  目前,伊利在全国拥有自建、在建及合作牧场2400多座,规模化养殖的奶源已经基本做到全覆盖。然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田园牧歌”并非那么悠闲。乳制品加工业的前端是奶牛养殖业,再前端是饲料加工业以及牧草种植业。这些环节涉及的利益面广,受到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度高,不可控的因素非常多。个别企业的奶粉风波之后,伊利撑着“一个企业管一条产业链”的担当,忍着被质疑、被误读、被抹黑的苦涩,守着“行业繁荣胜于个体辉煌、社会价值大于商业财富”的品牌建设理念,没有拒收奶农一滴奶,还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分享产业链上的利润。作为领军企业,伊利投入5亿多元进口检验设备和试纸试剂,设置了1003个检验项目,天天检、批批检,一年的检验费用最多时达到1.6亿元……

123

上篇:

下篇:

来源(中国乳制品网) 作者(佚名) 阅读()
相关内容
    contact us电话:0931-2129298 2124602 2124606  传真:0931-2134318  地址: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定西南路225号(730000)
    100*100px
    Copyright @ 2013-  陇ICP备2021001777号 版权所有:中国干酪素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甘公网安备 623001020000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