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研讨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农业部奶产品质检中心主任王加启研究员介绍,优质乳工程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创建优质乳标识制度,并依法运用和监管;二是推动奶牛养殖技术升级,以保障优质原料奶的稳定生产和供给;三是全面实施乳制品加工工艺标准化监管,确保提供营养丰富、安全可靠的优质乳制品。作为中国农科院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十多年来,他一方面带领团队开展科技创新,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目前,这个团队建有农业部奶业技术研究实验室、奶及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奶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和中国农科院奶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研究中心。获得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以及授权发明专利,为实施优质乳工程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三、“新技术与新产品”的有效性——
一批本土企业,正借助新技术打造奶业强国
中国奶业正在由传统养殖业迈入现代养殖业,重要标志就是对新技术新产品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吴孔明说,在农业部、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农业科学院承担了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奶业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基金等项目,解决了制约奶业发展的诸多关键技术问题。2013年,以该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为依托,联合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优势科研机构成立的“奶业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正在成为我国提升奶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国际智库。
2013年的第三届“奶牛营养与牛奶质量”国际研讨会提出了“奶牛营养升级计划”美国奶业科学学会主席阿洛伊斯·克孜(AloisKertz)先生在致辞中说道,美国奶业科学学会旗下的《奶业科学》杂志和美国奶牛营养学年会在奶业同行中的认可度非常高。国际权威可足额期刊《奶业科学》除在美国本土外,中国已成为发行量最大的地区。
本届研讨会上,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和巴西的专家学者交流了最新成果。粗饲料品质提升、饲料分子结构与营养利用率、围产期奶牛管理、热应激营养分配、奶牛能量需要以及动物福利等多个专题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美国特拉华大学研究表明,粗饲料质量在奶牛生长中极为重要,而收割时植物的成熟度与收割和贮存方法是影响饲料青贮质量的重要因素。玉米青贮收获湿度维持在50%~70%之间,可避免营养物质损失。加拿大萨斯彻温大学Peiqiang Yu教授展示了如何利用先进的同步技术,研究饲料的分子结构及不同加工方法所致的饲料固有结构改变与奶牛营养利用率和可用性的关系。迄今为止,这一先进技术很少应用于饲料和乳品营养的研究。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Katharine Knowlton教授指出,抗生素和内分泌干扰物如甾体激素等排放引发的环境污染,越来越成为奶牛养殖的制约因素。关键点的控制、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以及科学的预防措施是实现奶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