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孟瑾解释,《生乳》蛋白质指标是反映原料乳的质量指标,不是供消费者食用的乳制品终产品指标。据农业部门调查,我国生乳蛋白质含量范围在2.8%—3.2%之间,平均值为2.95%,但生乳蛋白质含量受奶牛品种、饲料、饲养管理、泌乳期、气候等多个因素影响,比如在5月下旬至8月下旬的3个月的泌乳期内,相当一部分牛奶蛋白质含量低于2.95%的平均值。
孟瑾高工强调,《生乳》标准中蛋白质含量指标是生乳收购的最低要求,乳品企业可根据优质优价的原则收购牛乳,将不同蛋白质含量的生乳用于不同类型乳制品产品的生产。
据上述专家透露,为进一步鼓励奶牛科学饲养,推进生乳收购“按质论价”的进程,农业部正在着手制订生乳分级标准,引导乳品加工企业合理使用不同等级的生乳生产差异化乳品。王竹天研究员也表示,卫生部依法正在对乳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评价,并将根据跟踪评价意见对标准进一步修订完善。
焦点3新国标被大企业绑架
专家释疑:制定时已广泛征求意见
此外,据媒体报道,乳业国标做初稿时,几大标准均由国内三大乳业巨头牵头制定,其中蒙牛制定巴氏奶标准,伊利制定超高灭菌奶标准,光明制定的是酸奶标准,对此有业内人士指称,新国标制定和推出受到“大企业绑架”。
对此,王竹天研究员表示,包括《生乳》在内的66项乳品标准是由卫生部、农业部、国家标准委等部门及相关行业协会组成乳品安全标准清理协调小组,并由各部门推荐近70名专家组建了专家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广泛征求部门、科研机构、行业、专家的意见,并上网公开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同时通报了世贸组织(WTO)而完成的。王竹天研究员强调,乳品安全标准的清理整合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并积极借鉴国外管理经验。“《生乳》标准综合考虑了安全、质量、行业发展等因素,是生乳生产和收购的准入门槛。”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