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邬柳成认为,发展环大亚湾经济带要突出实体经济,防止虚拟、虚化,走稳中求进、进中求好、好中求快路子。三地不仅空间上相邻,产业上互补,更重要的是具有共同发展的诸多互补优势,建设环大亚湾经济带对推动三地乃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我们不难发现,加速三地经济融合及合作的基础在产业,关键在产业,突破在产业,难点也在产业。如何规划布局好产业园区实现一体化、集约化、效率化的集成式发展,将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需要重点研究探讨和破解实践的重大课题。错位发展要看到自身的优劣所在。
“大亚湾石化区最大优势在于炼化一体化。目前,中海油惠州炼油项目和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每年可为下游产业提供合成树脂77万吨,合成纤维原料约120万吨,有机原料约163万吨,液化气59万吨,其中丙烯、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丁二烯、异丁烯、苯乙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等核心化工产品将为延伸下游产业链提供原料保障。”大亚湾石化工业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光平介绍说,理论上认为,从石化全产业链来看,上游1元钱的产出可以带动中下游6元钱的产出,一个石化区是不可能把石化上游产品全部自己消化掉的。
“环大亚湾经济带要力求突出三地的差异性、互补性以及互动性。”惠阳区经信局局长胡冠文认为,促进三地融合,从宏观层面来看要促成地区之间产业错位融合,从中观层面来看需达成产业之间的协调配套发展,从微观层面着眼则需促进产业链内部专业化分工协作。大亚湾石化区带动更多的是生产性服务业,惠阳优势则在于生活型服务业。两者之间的差异,也为错位发展带来可能。
我们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公司总部在惠阳,业务集中在大亚湾,似乎就是一种很好的例证。
惠东更愿意看到,沿蓝色海岸线将惠阳红色旅游、大亚湾工业旅游与惠东蓝色旅游结合起来。
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初步形成了依托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的东北亚邮轮港口群,依托珠江三角洲和环北部湾的东南亚邮轮港口群,依托海峡西岸和台湾岛的(台湾)海峡两岸邮轮港口群。面对欧美邮轮市场的渐趋饱和、中国邮轮市场的巨大潜力,国际邮轮巨头纷纷进入中国市场。
“惠东、大亚湾之间可以先期开通游轮巴士,一天1至2个班次,旺季每天可以超过300人次,这是个很大的市场。”惠东县旅游局副局长罗运锋说,远期甚至可以考虑惠港澳一体化,将游轮经济打造成为惠东乃至全市新的经济增长极。
极强的经济互补性给三地带来了发展黄金机遇期,错位发展最终形成三强竞合格局。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三地选择不同的产业主攻方向,实行产业错位发展,不但有利于各地经济增长,对于提升环大亚湾经济带整体竞争力也是大有裨益。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