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岁末年初,国内多地出现“卖奶难”,一些奶农甚至开始“倒奶杀牛”。作为乳业大省,河北省奶业也受到冲击,许多奶农处于进退两难境地。针对奶业困境,河北日报连续刊发了《又见“倒奶”,拿什么来救助奶农》、《养殖加工分离模式“惹的祸”》、《奶业寒冬,这里缘何“不倒奶”》等报道,引起业内专家和奶农关注。
在某种程度上,“倒奶”现象仿佛一面镜子,反映出河北省奶业发展遭遇的种种困境。如何探索现代奶业的发展路径?本报记者邀请业内专家、乳企负责人、奶牛养殖户等展开了一场对话。
嘉宾
刘文科 省畜牧业协会秘书长
刘亚男 省农业厅农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奶牛专家顾问组成员
袁运生 省奶业协会秘书长
马山红 新乐鸿运奶牛专业合作社经理
高文桥 元氏洁康奶牛养殖场养殖户
魏立华 石家庄君乐宝乳业有限公司总裁
“身体差的必然先感冒”,“奶农”概念将会消失
本报记者:对造成“卖奶难”的原因,除进口原料奶与乳制品冲击外,业内正越来越多把目光聚焦到国内落后的奶牛养殖模式上,作为乳业大省,我省现状如何?
袁运生:河北奶业受供求关系影响一直以来都在上下波动,奶源市场存在“少抢多拒”的行业矛盾。2013年末“奶荒”,2014年下半年“奶剩”,行业的巨大波动折射出我省奶业发展的脆弱。
高文桥:我养了400多头牛,所在的养殖小区还有16个养殖户,他们一共养了600多头牛,在这次“卖奶难”中,他们受的冲击比我大。目前养殖小区正商量搞股份制,养殖户的态度由以前的抵触变为了支持。
我认为“奶农”这个概念将会消失。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使养奶牛的散户进入养殖小区,现在的奶价下跌危机,又将逼迫养殖小区向牧场转型。这次“卖奶难”,难的主要是中小养殖户,以后养几头牛甚至几十头牛的“奶农”再没有生存空间了。
马山红:在乳业产业链中,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中游大多为一盘散沙的养殖户,抵抗风险的能力很差。养殖户只有规模化发展,才能增强抗风险能力。规模化发展,也意味着以前的“奶农”概念将发生本质改变。
刘文科:生鲜乳由于不易保存,受“蛛网效应”影响很大。即当供求决定价格,价格引导生产时,生鲜乳价格会因供求变化出现周期性波动。相对而言,,规模养殖场在“蛛网效应”中受损失较小,小规模的“奶农”则举步维艰,“身体差的必然先感冒”。看来不仅前些年那种“家养一头牛,孩子上学不用愁,家养十头牛,一年修栋小洋楼”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就是养殖规模偏小的奶牛养殖场户也将被市场淘汰。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