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杀牛卖牛倒奶的奶农而言,2014年冬天格外寒冷,种种困状见诸媒体之后,行业内外呼吁救助之声不断,这让人感到温暖。不过令人疑惑的是:现在的方法救得了奶农吗?
怪圈儿
1月7日,农业部紧急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地方畜牧兽医部门迅速行动起来,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以赴协调处理“卖奶难”。这是政府的声音,仔细分析,虽未明言,可动员乳企把奶收下显然是最核心的东西,无论如何,总需要买单的人。
此外,一些行业内外的声音最后指向这样的观点:企业不好好收奶,要加大力度让它们好好收奶。在此艰难时刻,乳企当然有责任去承担。不过,在市场经济环境里,乳企也是一个单独的市场主体,面对激烈市场竞争的企业也要考虑自己能否活下去,要求它无限承担社会的责任不现实,它也根本没有这个能力。试想一下,违背市场规律去消化这些市场上多余的原奶之后,乳企是否能活下去或好好活着?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乳业的研究报告:
2014-2020年中国乳业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15-2019年乳业行业市场价格专题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预测报告2012/2013年度中国乳业发展回顾与展望2010-2011年度中国乳业市场回顾与展望(节选)2012年上半年乳业市场分析研究报告更多食品行业分析 要知道卖奶难不是第一次出现。一般情况下,乳企收奶难、出现奶荒的时候,原奶价格会上涨,奶农收益增加,随之就会加大投入,也会有更多人和资本进来,于是整体产量增加,竞争激烈,价格随之会下降,乳企收购的积极性也下降,奶农受挫后,会减少生产,减到一定程度后原奶价格会再次增加。虽然每次幅度不同,但这些年,整个产业链条就一直这样波动着。据公开资料,在这次倒奶风潮之前的2013年,行业遇到的则是一次巨大的奶荒,随之激发了原奶环节的投资狂潮。
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4-2020年中国乳业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数据显示,乳业是个链条很长的产业,上下游涉及较多,针对某一个环节施压,或简单解决某个环节的问题,无助整个产业链条问题的解决。此前杀牛倒奶风潮出现之时,呼吁的声音中也多是让企业负起责任,或希望政府出台某项政策,来解决问题。就现实来看,这种方法效果显然治标不治本,甚至“标”的问题都不会解决。
在记者看来,卖奶难出现的背后有自己的市场逻辑,可有些方法和声音却是反市场逻辑。甚至有观点认为企业应该重新扩大低端产品产能以消化原奶。这种观点很难站住脚,如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先想明白一件事:是用市场逻辑,还是非市场逻辑解决问题。尽管选择前者,答案会有些残酷。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