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相关部门调查显示,乳品企业在生鲜乳收购标准问题上存在“双重标准”。生鲜乳过剩时,乳品加工企业常执行相对较高标准;当生鲜乳供应不足时,乳品企业间相互争抢奶源,此时检测标准相对降低。
针对奶农难以应对的“乳危机”,张志民则对记者坦言,限收、拒收的现象在一些地方仍然发生,给养殖户造成较大损失。
有观点将造成此次乳业危机的原因归于奶粉的大量进口,以及国际市场的影响。
张志民则认为,大量进口奶粉只是这次“危机”的导火索。在他看来,整个乳制品产业生产脆弱、加工过剩、消费疲软,市场不成熟,消费推动产业的原动力明显不足。
对此,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简爱华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解释说,国内奶牛养殖行业提供的原料奶价格水平高于进口原料,企业基于成本考虑选择海外奶源;国内奶牛养殖行业中,有部分中小规模参与者抵御风险能力弱;下游乳制品加工环节处于强势地位,上游养殖环节处于被动境地,加工环节并未充分融合。
奶贱不如水,奶农盼回温
“2013年闹‘奶荒’的时候,我们的每公斤鲜奶能卖6元。”在李先生看来,其实每公斤鲜奶能卖4元就心满意足了。
但现在,奶贩子收李先生每公斤鲜奶价格仅为1.5元,闫喜利的养殖场每公斤鲜奶收购价也仅在1.5元~1.8元之间徘徊。这连成本价的一半还不到。
自2013年下半年“奶荒”后,鲜奶价格曾一路飙升,很多养殖户发现商机,高价买入奶牛,转战奶牛养殖。然而,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状态,加上多方面原因致使鲜奶收购价狂跌不止。经历“危机”的中小乳企难以维系,收购养殖户鲜奶的乳企减少,养殖户为找出路只好将鲜奶低价卖给奶贩子。
由于乳企基本满足于从散养农户中收购鲜奶加工出售,“这种模式存在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乳企对奶农压价,奶农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表示。
“从生鲜乳的收购价格上看,‘乳业危机’情况没有得到根本性的好转。”张志民告诉记者,山东省畜产品市场行情分析,今年第16周的牛奶价格连续3周持平,是近4年来同期最低水平。“不过,近期奶价开始出现筑底企稳的迹象,何时会出现回升,还需观察。”
在谈及对自己的养殖场未来道路有何规划时,李先生说道,“还是期待中国乳业能好起来,虽然一直在赔钱做,但做这行这么多年,把牛卖了去做别的还是不舍得。”
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谷继承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随着“退出增加”或产量减少,生鲜乳价格有望结束下跌,但今年奶价总体上会低于去年平均水平。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