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90px

670*90px
960*182px

骑“牛”难下的中国乳业怎蜕变?

来源:中国乳品网 | 作者:佚名 | 2015年5月20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库存积压重,价格难理性

    面对现状,不仅奶农“发愁”,乳企同样在“求解”。原奶价格较高的情况下,国内奶粉生产利润快速由正转负,大多中小奶粉企业减产、停产,造成奶源出现相对过剩。

    “迫于保护自控奶源以及地方政府要求的收奶压力,企业高价收购原奶。但由于市场销售不能实现同步,大部分原奶进行喷粉入库,占用几十亿资金。”宋亮告诉记者,目前企业奶粉积压20万~30万吨,企业库存调剂供求功能已经失效。

    由于进口的大包奶粉价格低廉,外加部分区域关税优惠,使得此前国内企业购买大量大包粉。但海关统计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共进口奶粉22.04万吨,同比减少47.61%。

    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这是由于乳企的积压,不少企业仍在消化去年库存,业界预测全年进口量将缩水。

    需要注意的是,自4月1日起,欧盟牛奶配额制正式终结,国内乳企该如何应对“来势汹汹”的欧洲乳制品?多位专家表示,应采取“价格战”,紧跟“渠道升级”方向。

    首先看价格,欧盟牛奶配额制的放开后,其价格仍有下降空间。因此有专家预测,未来整个国内乳制品价格都将逐步呈现下降态势。

    其次,洋品牌之所以在国内“受捧”,主要原因是消费者对于国外产品质量安全的信任。但据了解,在奶源质量、生产工艺等方面,国内乳企已达国际水平。

    虽然自去年以来,为吸引消费者,商家对奶制品不断进行促销让利,但仍难挽留消费热情。对于中国乳企而言,如何处理好供应饱和、价格回归理性等问题尤为重要。

    “应建立奶粉临时储备,,增强收奶积极性,提升养殖户信心,进一步遏制倒奶面扩大趋势,避免再次杀牛。”宋亮建议说,还要提升国内乳品各项生产指标,引导企业尽量使用原奶作为生产原料;通过技术标准,提升进口乳品准入门槛,保障优质乳品进入中国市场。

规模需适度,转型寻出路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未来畜牧业向现代化转型的主体——中小规模养殖场,是目前“倒奶”的主体,占整体比例约七成。他们是实现适度规模养殖,推动家庭牧场及合作社发展的中坚力量。

    张志民也表示,“家庭牧场、规模化养殖场是中国奶业发展方向,是中国奶业发展的基础。”

    他建议说,可遵循“整合存量、全程托管、规范运作、实现共赢”的发展方针,采取“承包经营、股份合作”等多种模式,把中小牧场的牧草、饲料、加工、设备、原奶销售、资金等要素有机结合,较好地解决中小牧场技术水平低、管理水平弱、抗市场风险能力差,经营收益无保障的“痼疾”。

1234

上篇:

下篇:

来源(中国乳品网) 作者(佚名) 阅读()
相关内容
    contact us电话:0931-2129298 2124602 2124606  传真:0931-2134318  地址: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定西南路225号(730000)
    100*100px
    Copyright @ 2013-  陇ICP备2021001777号 版权所有:中国干酪素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甘公网安备 62300102000097号